央视“三星堆”直播连线武汉盘龙城,专家:刚出土的尊和盘龙城的罍是“兄弟”

2021-03-22 20:05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宋若虹 汪筠)3月21日下午,央视新闻漂流直播室继续现场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其间连线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介绍盘龙城遗址近年的发掘成果,指出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商代遗址之一。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在接受央视直播采访时,指出盘龙城当年有能力自主冶炼青铜器。万琳还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三星堆遗址和盘龙城遗址分居长江上、中游,是各自区域内典型的颇具代表性的商时期重要文化遗存,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和相似性。

  三星堆刚出土的尊和盘龙城出土的罍器型相似

  万琳介绍,迄今为止盘龙城遗址共出土文物3000余件,其中青铜器就有500余件,为我们传递了大量的商代文化信息,能帮今人探寻长江文明的早期图景。

  盘龙城出土青铜器三分之一为兵器,包括一些铜刀、铜戈,很多陪葬品都是和军事有关,如铜面具。

  盘龙城遗址一些高级墓葬区里,除了能见到和兵器相关的青铜器,一些生活器具也很多,大部门都是酒器,比如觚、爵、斝、尊、罍等,还有盛食物和做饭用的鼎、鬲等。它们发掘发现时,大多是碎的。通过大量的考证,这些青铜器是在墓主人下葬过程中有意摔碎的,为的是能陪伴主人到另外一个世界。

  这就是在商代早期非常普遍的一个习俗——碎器葬。另外还有一些铜刀,铜矛等等,如果没办法摔碎,都会将他们折弯,再随主人下葬。经过3500多年的漫长岁月,我们依然能从它们身上窥探出祖先当时生活的图景。

  盘龙城出土的礼器中,大家最熟悉的器型,恐怕就是尊了,还有它的“兄弟”,罍。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陈列的两口罍,一个是盘龙城早期的,一个是盘龙城晚期的,能明显看到纹饰逐渐复杂。

  我们还能看一个罍的器壁上,花纹挺像昨天(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新出土的一口尊上的花纹。它是羊角纹饰,采用的是浮雕式的凸起,显得更为精致,也说明铸造技术的一些新变化。

  后期的罍,和殷墟早期的一些尊和罍,也十分接近了。比较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这个罍,和三星堆刚刚出土的尊,他们在器型上其实是非常接近的,不过在纹饰上,三星堆的这件更为精美和复杂。

  盘龙城是商代长江文明沟通的重要节点

  青铜器的生产在当时属于顶尖的高科技,盘龙城出土了500多件青铜器,是在盘龙城本地铸造的吗?三星堆出土的尊,和盘龙城的青铜器,有没有相关性?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说,近年来,随着盘龙城遗址小嘴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持续推进,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铜颗粒和铜渣灰烬沟遗迹,还有石块构成的操作台面,青铜器生产必须用陶范、石范等,通过X荧光仪检测分析,这一区域的铜等金属含量是其他区域的数十倍。多重证据下,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盘龙城当年是完全有能力冶炼青铜器。

  万琳说,可以推断,盘龙城是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明区域性中心,在盘龙城所处的江汉平原和长江中游沿岸,甚至赣江流域、洞庭湖流域、澧水流域等,都有与盘龙城相当或稍晚的遗存,其中较重要的有荆州荆南寺遗址、岳阳铜鼓山遗址、石门皂市遗址,江西吴城遗址等,都与盘龙城有密切的联系。

  商文化传播到盘龙城后继续扩散传播,分东、西、南三条线路进行,影响至整个长江流域。向东可顺长江而下进入长江下游、鄱阳湖地区、赣江流域;西线逆江而上经过三峡并进入四川盆地;南线可越过长江进入湘江、澧水、沅水和洞庭湖流域。

  各区域之间的文化互动也因为长江河道的打通变得更加频繁。盘龙城富有特色的大口红陶缸在中原和长江上游均有发现;长江下游常见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也可以通过盘龙城输送到长江其他地区和中原地区。无论是通过哪条线路,盘龙城都是商时期长江文明联系沟通的一个重要节点。

  三星堆和盘龙城都重视玉器的使用

  万琳说,三星堆和盘龙城都是功能较完善且分区明确的大型商代城址。在很多方面,三星堆和盘龙城都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

  比如从出土器物来说,不论是三星堆还是盘龙城,两地都重视玉器的使用,玉璋、玉戈、玉钺、玉璧等器类多样而丰富,其中尤有领玉璧十分具有代表性。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有领玉璧和盘龙城遗址小嘴M3出土的都带有九道弦纹,古代以“九”为尊,证明有领玉璧的主人身份非常尊贵。三星堆出土的玉戈形制很接近盘龙城李家嘴墓葬出土的同类器。

  在铜器方面,三星堆出土的兽面纹尊在器形和纹饰上都与盘龙城的有一定的可比性,而宽平沿、宽底的潜腹铜盘在李家嘴墓葬也有类似的形制。

  万琳认为,三星堆遗址和盘龙城遗址分居长江上、中游,是各自区域内典型的颇具代表性的商时期重要文化遗存;文化因素的相似性说明三星堆和盘龙城通过长江航道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编辑:朱曦东】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