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百次谈“进”:武汉2020年,如有鼓点催征

2020-01-08 14:09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是一个高频字。在一万多字的报告里,“进”字出现了100多次。稳中求进、高位求进、克难奋进、加压奋进、以进促稳……2020年的武汉展现更加强劲的奋进态势。

  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拼抢新赛道

  关于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策源力”“原始创新”“新技术”“新平台”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眼词汇。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全域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强前沿科技布局,推动东湖实验室建设,大力支持脉冲强磁场中心、生物安全与技术四级实验室等开展原始创新,加快推进精密重力测量、生物医学成像、生物样本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支持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存储等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聚焦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鼓励扶持“互联网+服务业”,大力培育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规范发展线上经济,做大做强动漫游戏、视频直播、互联网教育等产业。

  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聚焦高质量发展,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区等。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记者高勇 摄

  “刀刃向内”解难题,增强企业扎根武汉、长期发展的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精准服务各类企业,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扎根武汉、长期发展的信心。

  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持续推进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大一体化信用体系建设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武汉茁壮成长、竞相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2020年武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提升城市能级、量级。

  推进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推进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卫星航站楼建设,开工建设武汉西站,加快推进武西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至宜昌段等项目。

  建成四环线全线:建成四环线全线、青山长江大桥,力争开工建设白沙洲公铁长江大桥;优化“快干支微”路网,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全面实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开通地铁8号线二期,续建5号线等11个项目;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开展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新增停车泊位20万个、充电桩5万个;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

  地铁新线的开通,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图为2019年11月6日,地铁8号线三期开通试运营 李永刚 摄

  建设亮点片区“点亮”精致武汉

  推进“精致武汉”建设,提高现代城市运行水平,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

  建设城市亮点片区:打造沿江文化休闲带,推动两江四岸江滩提档升级,提升夜游长江、夜游汉江品质;打造环湖主题功能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环湖公园、环湖绿道;打造武汉文化传承区,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推出一批“街头历史博物馆”。

  提升城市照明效果:深化建筑立面整治,优化美化“第五立面”;加强天际线管控,强化城市色彩引导;提升城市照明效果。开展道路反复开挖综合治理,持续推进道路修复提升,整治道路附属设施;加大背街小巷、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力度。

  发扬军运会筹办过程中的好做法好作风

  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扬军运会筹办过程中的好做法好作风,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高标准推进工作,不避事、不畏难,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真本事、硬功夫,创造性推进工作;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理直气壮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推进重点领域政府立法工作。

  数字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广泛深度融合:加大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应用力度,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

  拥有百万在校大学生的武汉充满活力。2019年11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在校园里举行长跑活动 记者高勇 摄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民生保障精准发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政府过“紧日子”,确保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政府过“紧日子”,把该办的事情办好

  政府打好“精算盘”,让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

  统筹推进230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统筹推进230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围绕强功能、补短板,推动“路桥隧”交通项目、“洁绿美”生态项目、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效率。

  完善提升城市管理作业标准:完善提升城市管理作业标准,推行精致环卫,打造精致交通样板路;整合各类智慧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进500个智慧平安小区建设。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政务协同力度,加强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城通办”,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做好培育、引导和服务,增强企业获得感

  扶持中小企业,培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用政府“紧日子”换来企业“好日子”。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大力培育外贸企业和品牌,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更大力度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以上;实施稳链强链补链工程,强化产业带动和产业配套,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

  精准服务各类企业:精准服务各类企业;加大一体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与民营企业对接沟通常态机制,提高对接实效,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政府工作报告提交一份扎扎实实的“民生清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绿道公园要变大:巩固长江汉江岸线资源优化调整成果,落实长江全面禁渔工作部署;实施四环线生态带、长江绿道示范段、长江两岸造林等绿化工程;新建各类公园30个,新增绿地700万平方米,建设林荫道110公里、绿道100公里,植树造林1.5万亩。

  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扩容,推进80所中小学配建项目建设,新增入园入学学位4万个;推进医养结合,改善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加快建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名医名院名专科,扩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和品种,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民生保障精准兜底: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扶持创业3万人;精准推进全民参保,社会保险扩面新增45万人次;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办好武汉马拉松、国际渡江节:建成琴台美术馆,组织文化惠民活动3000场次,办好武汉马拉松、国际渡江节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200场次以上,积极筹备世俱杯赛。

  整理:长江日报评论员华智超 统筹:肖畅

  【编辑:黄亚婷】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