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了“空中巡检员” 排查安全隐患

2020-11-23 16:40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10月15日上午,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在长江新区谌家矶大道旁一处工地上盘旋飞舞,工地外,有些好奇市民在驻足观看。

  图片:杨锡晨

  武汉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刘俊国对长江日报记者说,这架无人机正在执行空中巡检任务,以查看工地上有没有人违规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该集团采用人防加技防相结合的形式,运用无人机、监控互联系统、红外线防撞器等高科技设备排查安全隐患。

  在日常工作中,该集团严格按照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科技支撑构建事故预防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重要活动,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牢。

10分钟巡检5万平方米工地

  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两路一厂”项目负责人傅林介绍,巡检工地的无人机上携带有高清摄像头,现场人员有没有戴好口罩和安全帽、打桩机挖出的渣土是否堆放过高,都能拍下来。

  通过观看与分析实时传回地面操作站的图像与视频,地面操作人员就能看出工地上是否有异常。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立即通知安管人员赶往现场调查核实。

  图片:杨锡晨

  这架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很高:每飞行10分钟,就能巡查约5万平方米的区域。由该集团负责管理的3个工地,占地总面积达60万平方米。这架无人机每天升空飞行六七次,每次持续飞行约10分钟,大约两天就可以把3个工地巡查一遍。

  采用人员徒步方式巡查工地,巡查面积5万平方米的区域,需耗时1小时。无人机的效率,是人工的6倍左右。

  除动用无人机外,该集团还利用安装在工地上的联网监控摄像头收集信息,以监视是否有起火、机械设备乱停乱放、人员违规作业等情况。

安全员人工为履带吊“清场”

  10月15日,长江新区新区大道项目部安全总监王文利与几位同事,正在一条施工便道上走走停停,检查路面是否平整、路基是否坚实。

  在该工地上,型钢制作区与桩基施工区,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区域。王文利说,履带吊负责把近2吨重的型钢运到桩基施工区时,需要从长四五十米的便道上驶过。如果便道下隐藏有坑洞或软地基,履带吊经过时,就有倾倒的风险。

  图片:杨锡晨

  这些隐患无人机难以识别,用摄像头也探不清楚,他和同事就必须到便道上实地勘查,探明情况。

  刘俊国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运用高科技设备,效率非常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设备。

对着风险清单查隐患

  10月15日,记者在长江新区谌家矶大道工地钢筋加工场内看到,十多位电焊工正在一台龙门吊下制作钢筋箱笼。

  “呜呜——”突然,一连串刺耳警报声在作业区响起,龙门吊准备进行吊装作业。听到警报声的电焊工们,立即停止手头工作,迅速从自己工位上撤出,前往安全区待命。

  图片:杨锡晨

  吊装指挥人员与现场安全监督员,按《钢筋加工场作业区风险清单19项》规定要求,联合对吊装区进行了三次排查,确认作业区内无人后,才通知操作工启动龙门吊。

  该项目现场安全负责人董南说,施工现场分为钢筋加工场作业区、桩基施工区、型钢制作区等不同作业区,项目部给每个作业区都制订了相应的风险清单。

  他与同事每天都要到不同作业区巡查,对照风险清单,逐项检查作业区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到钢筋加工场作业区巡查时,他们会对照《钢筋加工场作业区风险清单19项》,查看电线线路是否有破损、电焊机有无故障……

  图片:杨锡晨

  “每一个检查项目都不能漏,每一个检查步骤都不能省!”董南说,每个作业区内,还配有专职安全监督员,负责提醒工人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电焊工朱雷称,管安全生产的那些人,人人都有一张“婆婆嘴”,总是反复叮嘱大家按规定操作设备。

  今年,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还成立了房建施工、市政施工、生产型企业、办公园区、征收拆迁等五个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让“专业人”管“专业事”,集团安全生产工作迈上专业化管理新台阶。(文字:张伟 陈奇雄 吴志鹏 邓飞扬)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