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弦扣箭高质量发展,武汉跑入“新一线城市”新赛道

2019-12-30 03:09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康鹏)“从某些维度看,武汉已经是新一线城市。”有媒体这样认定,“因为只有新一线城市才会有如此琳琅满目的城市活动,才会四处涌动变幻的音符,伴随如此快速的节奏”。

  鸟瞰中国大地,东部海岸线弧形如弓,浩浩长江似箭,武汉恰在引弦扣箭之处。当前,武汉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和新一线城市。在新时代新赛道上,武汉持续发力,加速奔跑。

  2019年12月中旬,武汉体育中心铁马奔腾,引擎轰鸣,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在这里开跑。就在10月18日,同一地点,举办了惊艳世界的军运开幕式。

  2019东风风神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超级杯决赛,赛车在赛道上角逐 记者高勇 摄

  军运会过后,武汉依旧节会不断,华创会、中国设计双年展、武汉国际时装周、华语青年电影周、中国工业设计展等,各个领域全球顶尖人群频繁来往武汉,城市活力四射。

  开掘新经济、新产业、新动能,承担国家新使命,武汉在新赛道上发力攻坚

  2019年前三季度,武汉8%左右的GDP增幅继续领跑全省,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前四。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联合国人居署发布“2018-2019中国内地城市排行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武汉排在第5位。

  “武汉要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的机遇,以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实现超常的发展,走向历史新高度、全球新高地。”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说。

  回顾近7年发展轨迹,武汉在全国的坐标变化清晰可见——2012年经济总量回归全国城市前十,2018年全国第9、副省级城市第5,跻身全国12座GDP总量破万亿元城市的“第一方阵”。

  取得新一线城市地位,须有相应的新经济发展相匹配,相应产业集群作支撑。当前的武汉,正积极拥抱新科技和产业革命,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下一代汽车、大健康产业,发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9月22日,武汉颁发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记者邓志鹏 摄

  ——2019年9月22日,全球首张无人驾驶商用牌照在武汉发出。这意味着,武汉在无人驾驶商业运营方面,走在了全球前列。此后,来自东风集团公司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路测;64层3D NAND闪存在国家存储器基地形成量产,武汉造“中国芯”追赶国际先进,挑战高端芯片设计制造的创新之路……

  ——从钢产量到硅含量,从用电量到用云量,产业走向中高端,增长走向中高速,武汉新经济快速升级迭代。不止先进制造业,会展、时尚、创意以及借新技术重新焕发生机的传统工业,都在武汉迸发,冲刺产业高端形态。

  ——浪尖设计在汉子公司为一家医疗机构设计的测试仪器图纸,价值超百万;24小时无人超市内,分拣机器人发货理货“当老板”,日营业额4000元;光谷的斗鱼直播开创了新型产业链,带动数十万人就业;中国七成高铁、七成超高压输变电、七成深基坑设计出自武汉,铁四院、大桥局、中建三局把各领域的“武汉标准”推广到全球。

  今日武汉,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大批武汉企业瞄准核心技术,发起原点冲锋,打造更优竞争力。

  与此同时,武汉承担国家使命,布局存储器、网络安全、智能网联汽车、航天、大健康等国家级产业基地,挺起国家经济和产业的中部脊梁。

  “我相信武汉会是除了沿海一线城市之外,国内发展最好的一个新兴城市。”在最近一次采访中,经济学家姚洋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

  发挥科教大城优势,扭住人才“牛鼻子”,招才留才引才只为城市未来

  创新和竞争的核心,在于人才。新一线城市发展的命脉,也在人才。站在新赛道上的武汉,打一开始就深知这一要害。

  “北京大学全球校友论坛”在武汉举行 记者高勇 摄

  2019年11月30日,首届“北京大学全球校友论坛”在武汉举行,50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聚江城。

  “武汉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潜力不可限量,现在正处创业的最好时期。”北京大学2011届校友王吉说。

  仅隔几天后,数十名清华大学校友在南太子创新谷,参加了清华科创平台——启迪协信武汉科创园开园活动。当天,力通通信等多家“清华系”科技企业落户武汉。

  “下一步,我们将把更多清华系的产业、人才、资本引进到武汉来。”清华大学湖北校友会武汉开发区分会秘书长、湖北中文在线总经理杜嘉表示。

  作为全国第三大智力密集区,武汉正全市域、全产业领域、全生态体系推进自主创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目前,武汉拥有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660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97家,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研发平台集群正在形成。

  第十六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上,长江存储生产的第二代64层三维闪存晶圆首次亮相 记者高勇 摄

  2018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56%,1元GDP中就有0.2元来自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3536家,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自然》杂志发布“全球城市科研指数”排名,武汉列中国第4,全球第19。

  2017年,武汉启动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提出力争“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致力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今年10月,这一目标提前两年完成。武汉市人才净流入率,由2016年的-0.4%升至19.2%,“孔雀东南飞”局面得到扭转。如今的武汉已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热门城市,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汉签约就业比例达到5.06%,仅次于北京(12.25%)、上海(9.41%)。

  日前,京东发布《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武汉、杭州、南京、长沙、成都、重庆等新一线城市,呈现出较强的人口净流入态势。2018年,武汉迁入人口最大的来源地是北京,北上广深成为武汉重要的人才来源地。

  “在武汉,创业大学生不孤独!”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动漫专业毕业生黄子豪说。他创办的木子岚文化公司,在中国最大的动漫类美术外包平台“米花师”上,已经做到全国第二。

  新时代的武汉,青年人口占比1/3,每3人中就有一个青年,这一数目眼下仍在扩大。一座更加年轻的、涌动着激情和活力的新城市正在长成。

  正视自身长项短板,对标先进城市,当好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引擎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一线是有为者的前线,新赛道是坚毅者的跑道。

  第十六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上,华工激光生产的半导体焊接机 记者高勇 摄

  当前中国城市竞争格局,千帆竞渡,万马奔腾。武汉正在新赛道上发力向前,争做城市发展的“优等生”。

  2019年8月26日,省委要求,武汉要发挥“主中心”作用,立足湖北、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加快建设新一线城市,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武汉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落实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努力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势头,努力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更大突破,努力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加快建设新一线城市,奋力当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引擎。

  “中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城市,要承担起中部地区崛起重任,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说,对标先进城市,扬长避短,武汉要争当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引擎,挺起长江中游经济带脊梁。

  “未来的区域竞争,是城市群的竞争,未来我国新增的城市人口将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群。”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无论从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市场化进程、经济水平等方面评估,武汉已经是典型的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枢纽城市,“随着城市群功能的不断完善,武汉的这一带动作用将会更为明显。”

  站在新一线新起点上,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武汉正在寻求出台更多更实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政策,提升政务效率,打造更多互联网+应用场景,做新技术新产业的策源地、首发地、试验场,做新赛道上的强力竞争者。

  2019年的最后几个日子,又有45个亿元以上大项目签约落户武汉,总金额达1300多亿元,涵盖智能制造、新型显示多个领域。冬日里的江城,新经济发展依旧一派热气腾腾。

  【编辑:朱艳琳】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