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穿鞋子的人说鞋子合不合脚 | 长江评论

2019-11-14 06:51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 评论员 杨于泽
  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中国历史维度上、在世界参照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是优是劣,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系统总结和明确。全会凝练提出“13个显著优势”,并指出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中国之治”所彰显的制度优势,传递着令人信服的中国价值,让我们在世界的思想和价值激荡中保持定力、坚定自信。
  近代以来的中国,是一副落后挨打、贫穷挨饿的形象,我们在国际舞台挺不起腰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中国人接续奋斗,挨打、挨饿问题得到解决,但我们还面临“挨骂”问题。世界上一些国家在“制度优势”上总觉得比我们硬气,在价值观上对我们居高临下、颐指气使。
  中国已经进入强起来的时代。强起来不仅指向国家物质实力,更指向价值和精神。中国需要坚定制度自信,以自信底气应对价值冲突,变被动为主动。
  与制度自信相反的是制度不自信。在国内,有的人还可能存在制度自卑的情况;在西方,有的人存在某种制度傲慢,存在价值观和制度上的莫名优越感,比如认为西方自己搞的才是市场经济,不承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把西方制度视为终极安排,认为中国在价值观上将向他们拜倒、在制度上将向他们靠拢。
  鞋子合不合脚,要问穿鞋子的人。中国的制度好不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制度,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对于这样的制度,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
  在判断制度好坏的问题上,没有现成的教科书。虽然有些人形成先入之见,认为西方价值观就是好、西方制度就是好,但就连“历史终结论”提出者福山自己也承认,西方国家现在普遍陷入治理困境,西方制度正在走向衰败。如果说西方制度合乎西方之用,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拿西方那一套“削足适履”,这是中国现代史已经证明了的。
  “中国之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仅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且惠及全体人民、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能保持社会长期稳定,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族群与阶层分裂、社会动荡、经济停滞……在这些方面做得好的制度当然是好制度,反之才是失败的制度。
  制度自信是一种制度认同,根本上讲,是文化和价值认同。要看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效能,抛弃制度上的教条倾向与成见、偏见。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的产物,它能够推动中国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的全面发展,我们完全有制度自信的底气。
  【编辑:付豪】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