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百花齐放”,探索创新可推广模式

2018-11-07 16:54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今年,武汉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后,鼓励各区、街道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倡导智慧分类,摸索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老旧社区以党建促分类的“水果湖街党建引领+智慧分类”模式;环卫企业和物业公司合作,低成本高效率运行的“四新街环卫公司+物业公司”模式;智慧分类企业与小区物业合作,分类准确率高的“沌阳街智慧企业+物业公司”模式。

  每户发放智能卡

  多个试点小区率先采用“智慧分类”

  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一般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为了鼓励居民分类,不少试点小区建立绿色账户,给每户发放智能卡,居民按要求刷卡分类投放垃圾,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积分。

  3月28日,在洪山区珞南街丽岛花园小区,居民现场踊跃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卡,学习垃圾如何分类。前期,工作人员已逐户上门,将该小区800余户业主的信息录入管理系统。业主通过领取智能卡,每月可在智能垃圾袋发放机上刷卡,领取一卷厨余垃圾袋和15张可回收垃圾的分类二维码条,二维码条分别印有“金属”“塑料”“纸类”字样。

  如果一位居民有一捆旧书想扔掉,他可把一张写有“纸类”的二维码条扫描,然后贴到那捆旧书上,相应的垃圾箱门自动打开,放入即可。居民在投入可回收垃圾时,机器会称重,居民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卫生纸、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5月8日,武昌区水果湖街通过互动嘉年华和文艺演出的宣传形式,让社区居民了解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在水果湖街张家湾小区,居民们陆续办理智能卡,每户一个二维码。丢弃厨余垃圾时,刷卡投入智能厨余桶中;如果是可回收垃圾,如纸张、瓶子,可贴上发放的二维码,投放回收桶中。通过投放垃圾,居民可积攒积分,然后兑换日用品、折扣券等。

  物业管家上门

  “一对一”为居民讲解生活垃圾如何分类

  不同于很多小区发放智能卡,让居民自助分类垃圾,汉阳四新街“另辟蹊径”,让物业管家上门,为居民提供“一对一”服务。

  4月23日,在四新街金地澜菲溪岸小区,物业管家带着宣传册和专用垃圾袋,来到28栋居民张先生家中讲解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张先生一家五口,平时习惯在客厅、厨房、卫生间各放一个垃圾桶。物业管家手中有两种垃圾袋,一种是绿色的厨余垃圾袋,另一种是灰色的其他垃圾袋,居民每月可领。像电池这类有害垃圾,居民可单独投放至小区专门设置的收集容器内;可回收垃圾可直接出售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投入小区设置的可回收垃圾箱。

  四新街作为汉阳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试点片区,生活垃圾分类将覆盖全街道11个物业小区,共2.6万多户,全部将采取物业管家上门讲解的形式。对于没有“物业管家”的小区,将根据实际情况,请物业其他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或聘请专门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各小区会通过广播、宣传栏、电梯宣传屏、各类微信群、QQ群,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依靠志愿者加大宣传和服务

  社区大爷、大妈不遗余力

  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中,除了街道、社区、物业和环卫人员,各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本小区退休居民,他们热心快肠,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义务宣传。

  在南湖新世纪宝安花园,今年3月成立了一支“南湖大妈”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都是小区的退休老年人。今年,该小区成为武昌区南湖街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大妈们便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义务宣传工作,76岁的杨晓青老人成为了志愿队长。

  5月17日,该小区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杨晓青带着大妈志愿者们,帮白天不在家的居民领取智能卡、垃圾桶和垃圾袋,仔细贴好门牌号,送到每家门口。为了让大家知道如何分类,她们还印刷了一批宣传单,详细列举了近百种垃圾的分类方法。

  5月31日,在南湖街生活垃圾分类启动暨志愿服务团队成立大会上,已有7支队伍共计千人加入生活垃圾分类志愿团队,这也是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最大的一支志愿者团队。这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包括党员、青少年、社区工作者、业主、红色物业和各支文体队伍等。

  无独有偶,在水果湖街新建社区,还有一支“钢院大爷”志愿者服务队。钢院小区有近300户居民,从今年4月起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由于老小区没有物业,这些老年志愿者义务为大家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钢院大爷”。在他们的努力下,该小区九成居民可以自觉参与分类。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易腐垃圾就地处理,实现减量

  对于农村地区的易腐垃圾,我市就近进行生态堆肥处理,就地减量。目前,黄陂区、新洲区和蔡甸区结合农村易腐垃圾特点建设了各类生态堆肥和沼气处理设施。

  今年6月,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谢店村、黄陂区祁家湾街陈岗村的阳光堆肥房先后投入使用。农户先把树叶、果皮和厨余垃圾这些易腐生活垃圾分类,由专人统一运输至堆肥房。堆肥房的屋顶由数块透明的太阳能采光板拼接而成,室内安装了透风口、淋水喷头等供氧增湿装置,地面由水泥浇筑并铺设了收集垃圾渗漏液的下水道。垃圾倒入堆肥房后,通过太阳能采光板加温、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和管道通风,将易腐垃圾转化为绿色有机肥。

  9月21日,武汉首座地埋式有机垃圾厌氧处理设施在蔡甸区索河街投入使用。果皮菜叶、剩饭剩菜等易腐垃圾通过生态发酵,产生沼气供居民作为燃料使用,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资源化再利用。这套设备埋设于地下,地面铺设草皮绿化,环境干净,蚊蝇非常少。一天可以处理1吨易腐垃圾,满足10个村的易腐垃圾处理需求,一天所分解出来的沼气可供15户居民使用。目前已在蔡甸区索河、桐湖、洪北3条街道投入使用。

责编:柳昕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