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人民有期盼

2017-09-04 10:13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来源:武汉市社科院)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户之后,2015年,武汉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两项国家级试点探索使命,2016年,武汉又被赋予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使命和“超大城市”定位。这四个新的国家使命和定位,标志着武汉创新发展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了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贸试验区“三区叠加”时代。新的时代要求武汉提升创新发展的基点,拓展创新发展的视角,提升创新发展的示范功能,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将武汉创新发展实践推上新的台阶。
一、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的必要性
  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新的全局定位,特别是“三区叠加”格局的形成,赋予武汉新的创新发展机遇和优势。武汉需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不断深化创新发展探索,打造创新发展升级版。
  首先,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是武汉肩负全局使命的需要。从2006年被赋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截止到目前,武汉市承担了4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其中,绝大部分涉及到体制机制创新,相当一部分涉及技术、产业、体制、机制、政策、管理、模式、开放等方面的全面创新,如全面改革创新试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可见,国家对武汉在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寄予厚望。一方面,在国家创新战略推进中,武汉肩负着越来越重的责任和使命。相对于“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和光谷自主创新示范区而言,创新型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及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创新发展升级版。武汉必须依据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化和演进,不断深化和提升创新发展的层次。另一方面,武汉肩负的一些试点探索,也需要加快形成成熟经验和制度成果。例如,从全局上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两项试点,已经进入政策推广和经验推广阶段,需要武汉在系统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将这两项改革创新试点推向新的阶段,自贸试验区建设也需要在一到两年内形成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其次,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是武汉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一个国家的城市体系中,中心城市是具有强大辐射与带动功能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则是具有特定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武汉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打造自身的核心价值和核心功能,作为“超大城市”,更应该在全局范围内乃至全球范围内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探索试点密集布局的城市,特别是作为全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城市,在国家创新发展版图中,武汉处于中心地位,创新发展是武汉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在“超大城市”发展阶段,武汉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以打造创新发展升级版为引擎,不断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三,武汉具有打造创新发展升级版的新机遇与新优势。近年来,我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16研究前沿》报告,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遴选的180个热点、新兴前沿领域里,中国表现卓越的有30个,这个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1]伴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中国创新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武汉创新驱动发展迎来新的宏观机遇和优势。从具体机遇来看,自贸试验区的落户,不仅提升了武汉创新发展探索的基点,拓展了武汉创新功能辐射带动引领的空间,而且扩大了武汉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和创新的空间。从新的优势来看,伴随近年来有关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双创”政策的落实,武汉已经进入创新优势加速释放期。根据最新数据,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六成。纵向比较武汉过去五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1年为34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7%,2015年达到7760亿元,占63.8%,按照这个速度,2016年将超过65%。[2]在产业创新方面,武汉光谷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知名品牌,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进入全国前三甲。在中国的创业版图上,光谷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创业“第四极”,总体创业活跃度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深圳。根据标准排名、优客工场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数据,武汉已经成为中部创业中心的核心地区。[3]
 
二、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的内涵
  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就是根据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推进的时代特征,依据武汉肩负的创新发展探索的全局使命,依托“三区叠加”格局,全面提升武汉创新发展探索的目标、标准、战略和功能。
  从近十年来落户武汉的国家改革试点看,国家赋予武汉的创新发展探索的内涵是不断提升、丰富和深化的。“两型”社会建设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分别是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和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进行的改革探索,属于局部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则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城市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将探索领域从局部领域拓展到各个领域。如果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拓展了武汉创新发展探索的广度,自贸试验区落户则提升了武汉创新发展探索的高度和深度。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就是要按照这种拓展广度和提升高度与深度的要求,全面提升武汉创新发展探索的目标、标准、战略和功能。
  首先,提升创新发展目标,即从局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推进到率先构建创新发展体系,形成武汉在国家创新版图中的核心价值。《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30年,要基本建成创新发展体系。对于武汉市来说,就是要通过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构建创新发展体系。相对于原有的“两型”社会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局部体制机制创新而言,创新发展体系具有新的特点。一是要突出体系性,即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构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二是突出重点性,即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要求,突出产业创新体系,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区、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示范区;按照市委确定的目标,争取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
  其次,提升创新发展标准,即从国内一流标准提升到国际一流标准,凸显武汉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示范地位。当前,自贸试验区扩容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即从政策性开放、体制性开放推进到体系性开放。体系性开放,就是通过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经济体。武汉获批自贸区试验,突破了长期以来在中部地区和全国视野中定位武汉的局限,把武汉的对外开放推向世界层面,从而在全球范围和国际产业链条中提升了武汉的全局定位和使命,同时为武汉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点。武汉需要按照参与全球竞争的要求,确立全球视野,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内陆创新高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发展体系。要按照自贸区建设的目标,围绕产业发展要求,找准和补齐武汉在开放观念、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内陆特色的自由贸易体制机制体系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创新型内陆开放高地。
  第三,提升创新战略整合度,即从分散的战略实施推进到集成整合的战略实施,以创新集成推进集成创新。目前,武汉已经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促进大众创业的“创业十条”、促进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互联网+十条”、促进金融创新的“科技金融十五条”以及“对外开放十条”,形成了人才、资本、产业等六大政策体系。同时,在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了“三条线”、“三个清单”、一个部门管审批的政务管理与服务模式。总体上看,这些创新还没有实现城市空间和领域全覆盖,政策相互之间还缺乏有机衔接,还需要通过创新战略集成,实现集成创新、整体创新和全面创新发展。为此,首先要做到全覆盖,即将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推进全面创新和全域创新。其次要做到政策与战略集成,切实推进技术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与政策链的叠加整合,切实推进产业、政策、体制、政策创新的协同协调,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
  第四,提升创新引领功能,即加大创新吸聚与辐射力度,增强武汉创新中心功能。中央要求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平台”,“不仅做中国光谷,更要做吸引天下英才的‘天下谷’”。市委市政府也明确提出将武汉建设成国家创新中心的目标。作为国家创新中心,创新的吸聚与辐射功能是核心内涵和基本依托。总体上看,武汉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过程,已经进入要素吸聚与动能辐射并举的阶段。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创新要素聚集的中心化过程,继续吸引和培育人才、机构、平台、资本、产业等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创新要素高地和创新高地。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服务、辐射、带动与引领周边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扩散化过程,通过科技创新要素和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的合理配置,带动周边城市生产要素、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形成梯次效应,发挥武汉创新中心带动功能。
 
三、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的路径与举措
  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需要根据创新发展升级版的内涵,从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从近期来看,需要从政策、战略、体系、开放、文化等方面创新路径与举措。
  首先,完善政策体系。完善政策体系是打造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的引领。一是提高政策标杆。例如,在吸引、使用和培育高端人才方面,武汉的优惠政策与深圳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政策的标杆,促使优惠政策接近或达到沿海发达城市标准。二是提升政策基点。以人才政策为例,在全球范围内人才自由流动的背景下,政策手段不能满足于为人才提供“绿色通道”“保姆式”服务等政策优惠,关键要破除背离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压制人才自主创造活力和约束人才发展权利的落后人才管理制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的要求,提升人才政策基点,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聚集、创业和成长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三是提升政策精准度。例如,对大学生创业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创业群体进行分类指导,用创业培训项目、模拟  创业实践、短期创业见习等方式,让不同创业群体接受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训练。鼓励创业项目与产业项目对接,把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其次,加强战略集成。“三区叠加”需要“三区联动”,“三区联动”需要战略集成。具体来讲,要推进三个层面的战略协同和联动。一是推进“三区”战略协同和联动。对于创新发展而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战略目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是战略平台,全面创新试验区建设是战略动力,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战略标杆。要按照自贸区的标准,以全面创新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形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联动。二是推进区域协同和联动,将叠加在“光谷”的自主创新示范和自贸区试验的政策推广到其他城区,实现高新区、开发区等重点区域与其他城区的协同与联动,实现创新核心区域与创新功能区域的集成发展。三是推进创新政策协同和联动,当前特别要补齐人才、金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短板,解决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碎片化问题,促进创新政策体系的高端化和体系化。
  第三,推进创新集成。“三区联动”的本质是全面创新、集成创新,实现全面创新和集成创新,必须推进创新集成。要通过整合和壮大创新链条,实现创新要素、创新过程和创新环节的整合。具体来讲,一是加强产品链、服务链、价值链建设,形成强大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发展链条化。二是培育研发型市场主体,推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向产品聚集,向产业聚集,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叠加。三是将各个创新领域的各个环节协同整合起来,特别是协同推进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创新,协同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整合,形成链条化、系统化和集成化的创新格局,实现创新要素效率最大化,构建服务创新链产业链一体化的商务服务链和政策支持链。四是统筹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开放创新等各类创新之间的整合,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
  第四,加大开放力度。自贸试验区建设将武汉创新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推上全球化平台,武汉创新发展升级版应该在全球创新版图上定位,在全球创新平台上配置资源,力求与全球同步创新。具体来讲,一是与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对接。除了加大力度引进全球高端人才以外,要加大力度引进研发型外资。目前,伴随中国研发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中国的研发型外资目的地地位上升,2014年,外资中国公司研发支出增长46%,大大高于欧美国家的增速。[4]武汉要抢抓这一趋势性机遇,依托科技、人才存量优势,大力引进研发型外资。二是与全球高端创新平台对接。东湖高新区在美国硅谷圣荷西市设立光谷创新中心,该中心的设立,将使光谷科技孵化器中优秀团队到硅谷发展,获得更多与美国技术团队、国际资本的合作机会,是“光谷”人才和团队走向世界的平台。[5]武汉需要推广东湖高新区这一做法,依托自身研发人才和平台优势,在更多的领域与国际创新平台对接。三是与国际创新体制对接。要依托“三区叠加”优势和平台,全面引入国际高端创新政策与体制,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普惠税制、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培育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简化创投外资管理等。

责编:叶圣凡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