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热议"长江新城":将是撬动武汉发展的一根杠杆

2017-01-24 06:29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城建是在做将来的文化载体

  谈到长江新城的规划与建设,市党代表、武汉中央商务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跃庆认为,以文化引领规划,以规划引领具体的项目建设。

  他认为,报告中三个新亮点——长江新城、长江主轴、东湖绿心都是围绕着武汉的“水”做文章。“我们武汉优于水也忧于水”,陈跃庆认为,水资源优势是武汉的核心竞争力,要保护好水环境,治理好污水,发扬好武汉的优势。

  陈跃庆一再提到,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把文化放在第一位,“文化才能传承百年千年。现在我们做城建,就是在做将来的文化载体。”陈跃庆认为,长江新城的建设,要以文化引领规划,以规划引领具体的项目建设。武汉的文化离不开这个“水”字,长江汉水、众多湖泊构筑了武汉的城市形态,也构筑了武汉的城市精神、特质禀赋。未来五年,希望武汉要做足水文章,建设起国内外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

  要让建筑成为诗意的存在

  “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长江新城,这极具战略眼光、世界眼光。”市党代表陈红梅说道。作为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副馆长,她格外关注报告中有关城市建设的表述,也对“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有自己的看法。

  “建设长江新城,要充分利用两江,特别是长江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陈红梅说,要在充分保护好长江的基础上,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让长江这一资源实现共享,特别是两江四岸的规划要有江河特色、武汉特色,要有科学性,有文化底蕴。陈红梅表示,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将编辑出版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及中轴文明景观带的书籍。

  除了两江,武汉还有166个湖泊。陈红梅认为做足水文章也很有必要。“湖泊也是武汉的城市特色符号,要珍惜上天厚待我们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武汉的码头文化、知音文化归根结底离不开水文化、湖泊文化,陈红梅表示,要以文化引领城市建设,将文化渗透进规划建设中,那么工程项目、建筑不再是物化的、冰冷的、没有生命力的,而是诗意的、温暖的、给人慰藉的存在,让市民在这座城市中充满幸福感、归属感。

  要把两江四岸都带动起来

  “长江新城绝不是孤立的,而应对两江四岸的发展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市党代表、江汉区发改委主任张新说,自己就在汉口江边龙王庙一带长大,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对长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认为,报告对长江新城的定位,紧紧抓住了武汉的优势,武汉的水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从国际国内看,凡是有江河的城市,都是把水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像巴黎的赛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国内的黄浦江、珠江等,被江、河经过的城市,都是把最活力、最靓丽的部分放在江边,长江新城也将在武汉的长江边,这就把武汉的亮点抓住了,有江有河,使这个城市有一个临界面,如果把这种核心地带规划建设好了,临界面将会非常漂亮。

  张新认为,对于每一个武汉人,尤其是有长江情结的人来说,长江新城的规划无疑是振奋人心的。长江新城这个大手笔,绝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而是产业、城市、人融合的一个全新的活力增长点,帮助武汉在新一轮的复兴大武汉的征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长江新城将是撬动武汉发展的一根杠杆。”张新说,长江新城应该是有着高起点的规划、高品质的建设,高端经济、产业的环境、人居和谐的国际型社区的亮点区块,它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往四周、纵深辐射,把两江四岸都带动起来,如上海的老外滩、新浦东,由浦东不断向周边延伸,从点到区块到面,再到全市,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拓展城市空间,撬动整个武汉发展。

  要引领高端产业发展

  “这不仅仅是武汉的,更是长江流域的长江新城。”谈及长江新城,市党代表、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洁认为,这是建设长江流域超大城市群这一国家战略在武汉的落实,因此更要注重区域统筹,以战略眼光来谋划。

  关于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宋洁认为,武汉历来因水而兴、因江而立,拥有独一无二的生态景观基底,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有独一无二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武汉不仅要打造出一流的空间,还应该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在长江新城打造一流产业,以此来引领武汉新一轮高端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此外,还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暖、交通、智慧城市。同时,要突出创新发展,在公共平台建设、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人才发展战略上实施新举措,打好经济基础、产业基础。

  这会是武汉最亮丽的名片

  “建设长江新城,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市党代表、汉阳区区委常委李艳明表示,这是代表武汉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这将会是武汉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李艳明认为,长江新城应该是集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交通设施等优势为一体的地方。同时,新城的生态要好,山水环绕才能体现武汉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打造生态化的大武汉。此外,地铁、环线、主干道等交通的完备,也是打造新城的关键。

  规划上眼光一定要长远

  对于长江新城,市党代表、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枫十分期待,并希望能在打造长江新城中,贡献自己作为企业方的一份力量。长江动力是做电力装备的,尤其是节能环保装备,未来将在节能环保、提高能效上面多做一些工作,推动实现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整个社会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

  “希望长江新城的定位要明确,突出优势,打造特色。”王枫说,长江新城的规划和建设要采用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打造一个活力的、高效的、宜居的现代化亮点区块,大力发展电子支付、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

  同时,他还建议,在长江新城的规划上,眼光一定要长远,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预留量,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来着手规划和建设,那么交通、通讯、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都会更加宜居。

  文/记者夏琼 王雪 翟兰兰 杨蔚

  图/记者金振强

  “对于每一个武汉人,尤其是有长江情结的人来说,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党代会报告亮相后,“长江新城”成为与会代表和市民们热议的焦点。“长江新城”该怎样建?它将为武汉带来什么?昨天,本报记者走访多个代表团,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们为“长江新城”出谋划策。

  责编:朱曦东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