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7专题 > 用生命诠释忠诚 > 记者寻访 > 杨培生

杨培生放弃优越生活参加革命散尽家财 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精神成为家风

2017-06-30 16:21
调整字体

1919年7月,上海铜铁机器公会发起人合影(二排左起第5人为杨培生)。长江日报记者 胡九思 翻拍

  长江网讯(长江日报特派记者 宋磊 通讯员李莉 张兰英)“党指向哪里,就去往哪里;认真做事,为人正直,这些是祖父教给我们的”,2017年6月7日,谈起祖父、革命烈士杨培生,杨明娟饱含深情。

  当天,杨培生四子杨继新的子女杨明娟、杨明珍、杨宝用,五子杨渔春的子女杨敏华、杨一斌、杨桂芳、杨宝丰,相约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共同追忆祖父的革命经历。他们表示,忠于党和人民、无私奉献是杨培生的可贵品质,且已成家风,鼓舞着他们积极进取、踏实做人。

  为革命不给自己留后路

  杨培生在革命时投入、忘我,丝毫没有考虑到个人利益,没为自己留后路。牺牲后,因没给妻儿留下任何财产,家庭面临沉重的经济危机。杨培生妻子杨周氏不识字,为养家糊口,她只好到祥生铁厂为工人做饭、洗工作服,赚取微薄收入。

  杨培生的孙女杨敏华说,当年她大伯杨洁如只有11岁,每天去黄浦江打水,供杨周氏洗衣挣钱用。为能多挣钱,他在打水时,还到码头帮人滚油桶,推一个油桶挣一个铜板。一次,杨洁如因滚油桶错过了江水涨潮,没有提水回家,杨周氏非常生气,狠狠地打了他。挨打后,杨洁如没有哭,从床下拿出一个小铁罐,把滚油桶赚的积蓄递给妈妈,杨周氏顿时泪如泉涌,从此立誓,再也不打孩子了。

  当时,杨培生的四子、五子分别只有8岁、5岁,因家里贫困,他们也承担养家重担,到书店帮别人装订、切割书籍。“虽然家庭穷困潦倒,但奶奶和她的孩子从没有埋怨过祖父,他们尊重祖父的选择,努力让自己更坚强、独立”。

  杨宝丰说,祖父在上海市区没有住房,川沙老家的老宅是他祖辈的家传,陈旧失修,直到十几年前拆除,没有整修过一次。“听父亲说,爷爷甚至没有留下一件像样的衣服”。

  为党和人民倾其所有

  “他把自己完全献给了党和人民”,杨敏华说,祖父是富家子弟,家境不错。在祥生铁厂工作时,是个技术工人、工头,薪水不低,完全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参加革命后,他不遗余力支持革命斗争,几乎倾其所有。

  “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是他最大的精神品质”,杨敏华说,在担任祥生铁厂党支部书记时,党组织将杨培生安排在工会第一线,以充分发挥他组织工作的特长。在响应北伐的日子里,他先后在浦东、南市的工人代表会任主席团成员,曾帮助江南造船所组建厂工会,还先后参与筹建铁厂总工会和上海金属业总工会,并任领导职务。

  杨敏华说,后来革命形势如火如荼,而杨培生的经济收入却没有保障,为了维持生计,他把16岁的大儿子送进英美烟厂做工。当时,他还设法把川沙老家仅有的几亩田产卖掉,所得收入用以帮助党组织筹购武器。即便如此,他还竭尽所能,资助生活有困难的工友,甚至不惜借债。

  孙子杨宝用说,他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说,为了支持革命,祖父不仅倾其所有,还借了不少债。他牺牲后,还债任务落在了妻儿身上,杨周氏带着几个儿子克服生活困难,努力分期分批还债。“最后一笔债是新中国成立后,祖母带着我的母亲,一起去威海路一家粮店还清的”。

  忠诚献身精神鼓舞后人

  杨宝丰说,祖父牺牲时,父亲杨渔春才5岁。“虽然父亲很少对我们讲祖父的事,但看得出,他对祖父心存敬仰,也一直用行动让自己不愧为烈士后代”,杨渔春为人忠厚、本分,在工作中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勤奋。杨宝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杨渔春对他说:“勤恳工作,老实做人。”这句话,杨宝丰一直牢记心上。

  杨宝丰说,父亲曾在半山钢铁厂(现杭州钢铁厂)从事调度工作,当时的工作相当艰苦,他没有一句怨言,工作努力出色,曾多次被厂里评为先进。当时,杨渔春与妻儿两地分居,但他始终安心工作,没有提出调回上海的要求,直至退休。杨渔春去世前几年,曾立遗嘱,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

  杨敏华说,父亲90岁那年,曾对她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

  “祖父、父亲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已成为一种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杨敏华曾在上海汽车齿轮厂做检测工作,是业务带头人。工作中,她刻苦钻研,工作之余,她主动参加学习班,提升技能,争当先进。虽然她并不是共产党员,但她坚信:“想为国家作贡献,心中有党、有人民就足够了。”

  “也许是血脉相传,父亲一直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后代作出表率”,杨明娟说,父亲杨继新一直铭记祖父杨培生的革命精神,立志为国家富强而奋斗,他刻苦好学、追求上进,从学徒工自学成才,成为了一名建筑工程师。杨明娟记得,父亲经常凌晨4点多就起床,赶到办公室,早早开始工作。受父亲影响,杨明娟退休前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她严谨负责、主动创新,是学生们公认的好老师。

  杨明娟记得,读小学时,她曾看过一本名为《浦江故事》的书,里面记述了杨培生的革命事迹,深受震撼。“祖父对党无比忠诚、甘于献身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为党和祖国富强贡献一切,这是祖父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编: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