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35年常陷争议“以结果服人”

2016-05-04 16:16 我要评论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特派记者马振华 发自山东蓬莱

  试想,一个人凡事都“不出心裁”“老是知足”,他还能有所作为吗?要改革,要前进,唯有像姜世谭那样,锐意进取,敢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必须看到,“知足常乐”的哲学严重阻碍着我们民族的振兴。姜世谭精神的可贵之处首先就表现在这“老不知足”上。

  ——1984年习近平在《农村青年》发表文章《让姜世谭们“弃盾舞双剑”》

  上世纪80年代,大姜家村靠种葡萄赚得“第一桶金”后,姜世谭又带领村民开办了多个工厂 记者马振华 翻拍

  蓬莱“新八仙”

  姜世谭1977年至2011年任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大姜家村党支部书记,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在蓬莱涌现出的一批农民企业家典型,被誉为蓬莱“新八仙”。1984年第2期《农村青年》,发表了《一个有争议的农民企业家》,详述姜世谭等农村企业家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争议。同年11月,习近平在《农村青年》发表《让姜世谭们“弃盾舞双剑”》。

  姜世谭卸任前,80多户村民住进了村集体盖的楼房 记者马振华 摄

  姜世谭离开干了35年的村支书岗位5年了,今年以来,姜世谭的亲朋好友不断向他推荐一本新书《知之深 爱之切》。日前,他买了这本书,翻到第172页,文章名《让姜世谭们“弃盾舞双剑”》,作者习近平, 1984年11月发表在《农村青年》。

  1984年,姜世谭34岁,是渤海之滨山东省蓬莱县北沟镇大姜家村党支部书记,他带着村民将粮田变葡萄园,冲破当时全国“以粮为纲”的藩篱,使村民收入7年涨了6倍,却由此也引来各种争议。

  那时候的姜世谭,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农业大县河北省正定县,有一位年轻县委书记习近平,在纷繁的争议中,为他的改革仗义执言、点赞叫好。

  时空交错,尘封多年的往事涌上姜世谭心头。日前,姜世谭一边翻着习近平这篇文章,一边向长江日报记者回忆起那段改革开放初期的峥嵘岁月。

  28岁上任一年就要“离经叛道”

  2016年的春天,大姜家村南头葡萄园里的葡萄枝条上已长出嫩芽,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1978年这里还是粮田,当时改种葡萄,争议还很大咧。”

  1978年冬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后不久的一天,山东省的“鱼米之乡”大姜家村党支部办公室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28岁的姜世谭刚上任村支书一年多,他提议:“我的意见,马上整地,把100亩粮田改种葡萄。”此言一出,支部委员们炸开了锅:“小书记这是要大逆不道。”

  “粮田改种效益更好的葡萄,这在现在看来是天经地义,在当时看来确实是离经叛道。”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当时全国都是“以粮为纲”,农民都只准种粮食,村民们也都认为只有种粮才是正道。然而在他看来,农村靠种粮的单一经营之路,已经走到了死胡同。

  在上任村支书之前,姜世谭干了两年生产队长,聪明肯干的他带领村民们没日没夜地干,却发现贫穷仍像一座无形大山,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村民年均收入仅有100多元,在全公社38个村中倒数第二。“你们想想,我们村800多人有1900亩地,年年拼命流汗,到头来却买不起化肥,包不起一场电影,继续搞单一粮食种植我们还要穷下去”。

  贫穷的滋味谁不知道,长期的政策藩篱却让支委们不敢越雷池一步。直到现在,姜世谭还记得当时大家的质疑:“现在国家提高了粮价,为什么反而种起葡萄 ?”“毁田种葡萄,上级怪罪下来,谁负责?”

  “我负责!”在一片发问声中,姜世谭用自己担责的方式暂时平息了争论。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如果当时不搞葡萄园,也就没有大姜家村后来的发展。

  在争议中为村支部“瘦身”

  第二天他就让林业队长姜永周套上犁具在村南头这片粮田里整葡萄园。村民们听说村里要压缩良田面积,拿出100亩地栽种葡萄。有的摇头,还有的吹冷风:独出心裁,有好戏看。

  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姜世谭以支部名义把整地任务分配到村民。

  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只要对村民有好处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当然,做事要以理服人,还要以结果服人。”那个冬天,姜世谭白天带着村民整地、插苗、打桩、架棚,晚上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

  “有件事别人认为不重要,我认为很重要。”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农村的核心是村党支部,党支部的决策执行能力决定了改革能走多远。村党支部支委有10个,他上任后发现人数不少,却人浮于事,非常涣散。

  “这怎么能行?村党支部应该打出去的是拳头,不是沙子。”姜世谭明知缩减支委会得罪人,但经上级同意,义无反顾将支委从10人压缩到7人。村党支部“瘦身”后团结一心,做好了种葡萄的各项准备,迎来了1979年的春天,100亩的良田改成了葡萄园。

  姜世谭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葡萄成长会有个很长的周期,没有耐心是不行的。”

  1979年,葡萄还没有收入,有人骂姜世谭是败家子。

  1980年,还不见收成,姜世谭照样挨骂。

  告状信接二连三飞向公社,公社领导对姜世谭的大胆之举,意见分成了两派。有的说“这么大一片葡萄园太打眼”,有的则采取“不反对、不支持、不干涉”态度。

  “当时大家还没有见到葡萄收成,我能说什么呢?”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自己的原则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1980年,姜世谭又做了件“火上浇油”的事:把100亩已经长出麦苗的麦田毁了改种葡萄。大姜家村彻底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附近村庄的村民都赶去看新鲜:他们到底能折腾个啥模样?

  姜世谭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其实那时候他已经与当地知名酒厂联系好,在那个葡萄货源紧缺的年代,酒厂允诺大姜家村产多少葡萄就收购多少,收购价一亩至少2000多元,而种粮食只有一两百元。姜世谭心里清楚,大姜家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不知足村支书”拿赚的钱开工厂

  “到了秋天,葡萄就会收成了。”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大姜家村所在的胶东半岛地区气候水土特别适合种葡萄。

  1981年秋天,葡萄园如期丰收。一筐筐葡萄被拉走,换回大把大把钞票。姜世谭特地在葡萄园开村民大会,1981年全村总收入达到68万元,人均收入增了两倍,各项付清,全村还剩9万元现金。

  “9万元,在当时算是巨款了。”姜世谭向长江日报记者回忆当时见到这么多钱的激动,“当时一辆大卡车是3000多元,大家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这么多钱。”正如姜世谭所料,此前所有的争议和质疑,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大家纷纷称赞“小书记为村里办了大好事”。

  村民姜世悦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听说大姜家村改种葡萄赚了不少钱,几乎天天都有别村的人来葡萄园取经。很快,蓬莱各地农村都展开了葡萄种植。看上去牢不可破的“单一种粮”枷锁,姜世谭仅仅打开了一个口子,很快被大家扭断。

  大姜家村率先富起来了,挣了这么多钱怎么花?有的建议各家各户多分些,有的提议盖办公楼,有的说放在银行吃利息。姜世谭则有自己的看法,这些钱虽然不少,但是用起来只能越用越少,如果用来办工厂,不是既可以多赚钱,又可以安排剩余劳动力?

  刚消除争议不多久的姜世谭又陷入了议论纷纷,有人说他老不知足,有人说他净想歪道道,不把剩余的几个钱作贱了不算事。在支部支持下,姜世谭带人在青岛等地考察市场,上马了橡胶厂,当年赢利10.8万元,大姜家村走上了农工商综合经营之路。

  姜世谭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一个又一个项目上马。他向长江日报记者列数了那几年村里的“狂飙突进”:1982年开罐头厂,1983年开果汁厂。大姜家村的财富由此滚雪球式发展,到1984年全村总收入达到150万元,其中九成都是工副业收入,人均收入达到800多元。

  争议中扎根农村做“村官”35年

  “那时候村里发展很快,越发展快,我心里越不安。”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从单一的“粮食书记”变成了全面经营的“总经理”,让姜世谭这个小学6年级毕业生感到知识的匮乏,对人才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他从青岛等地请来技术员驻守橡胶厂、罐头厂指导生产。为了留住人才,姜世谭专门给他们找条件好的招待所住,吃饭吃小灶。

  这让一些村民对姜世谭产生了新的意见,认为姜世谭大手大脚,挥霍浪费。对于这些非议,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姜世谭已经学会淡然。

  姜世谭不是没有离开大姜家村、远离争议漩涡的机会,但是放弃了。

  蓬莱市老干部张顺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蓬莱是民间传说“八仙过海”的地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发展商品生产中,涌现了一批敢闯敢干、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其中姜世谭等8人,被政府评为“新八仙”。

  姜世谭声名鹊起,上级找他谈话,准备调他担任镇领导。姜世谭这时在村里干得正是热火朝天,有些犹豫,征询父亲意见,父亲说“是人才在哪都会发光”。

  姜世谭想,要干番事业不一定要去镇里、县里去当官,在村里也有一番天地。这一干,就是35年。

  30年前就修了4车道的大马路

  这35年,大姜家村从一个仅能勉强维持生计的小村庄,发展成现代化的乡村。长江日报记者在大姜家村逛了几圈,感觉最明显的是村道特别宽,双向4车道的大马路,在农村很少见。在马路两边是整齐的二层楼楼房,一楼临街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姜世谭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些是我们村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富裕起来后陆续修建起来的,作为农村的基层干部,既要脚踏实地做事情,还要有适度的超前眼光。”

  让姜世谭欣慰的不仅是当年规划的大马路,避免了现在村里私家汽车增多后出现拥堵,还有修在路两侧的排污管道有1.5米深和1米宽,村民平时生活污水都直排入管道,卫生又方便。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姜家村利用集体收入为村民修建楼房,1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每户村民只花10万元就能入住。2011年,姜世谭卸任村支书。姜世谭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在他卸任前,村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共计80多户住进了这样的二层楼楼房。

  在北沟镇,长江日报记者走访10多位熟识姜世谭的人,多年来的争议让大家对他的评价不一,但是大家都承认“老姜这人不错”。记者转述给姜世谭,他说,这就够了。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