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类移民火星 我们能用3D打印技术建造住房吗?

2018-03-03 15:15 我要评论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SpaceX的重型猎鹰火箭(图源:CNN)

  

  助推火箭同时垂直着陆(图源:http://news.163.com/18/0207/13/DA1VIOO50001875O.html)

  长江网讯(通讯员 王锐利)被誉为世界最强大现役运载火箭的重型猎鹰火箭,当地(美国)时间2月6日下午3点45分左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此次还完成了一级火箭的回收,而该火箭的目标是把一辆特斯拉汽车送上火星。 

   

  (图源:http://www.sohu.com/a/221679162_632417)

  火箭回收的部分进行重复利用,人类探索火星的成本可以大大减少。在这之前,人类只登陆过月球,现在提出移民火星,而这次猎鹰火箭的发射就是冲向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并且是前进了一大步。

  这不得不让人振奋,在振奋的同时,这次行动背后的人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刷屏。

  为什么?因为重型猎鹰的火箭发射是由一个叫做SpaceX的私人公司主导的,而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这个SpaceX和特斯拉(Tesla)都是由一个人创立的,“移民火星”的计划也是由他提出的,这个人就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一个被称为“钢铁侠”的男人。

  马斯克曾经被认为是疯子,就像中国的马云所遭受到的待遇一样。马云的梦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马斯克的梦想是拯救人类。当你第一次听到这些梦想时,你相信它们可以实现吗?不管你信不信,随着电商的崛起和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现在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那些“疯言疯语”似的梦想,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3D打印建造火星基地?

  梦想也是需要的,万一实现了呢?尽管移民火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目标,但是已经有人开始未雨绸缪着落火星后的居住问题了。鉴于火星到地球之间高昂的移民成本,以及火星易于地球的环境,就地取材建造适宜人类生活的住所,也是迫切需要人们解决的问题。这不,美国NASA与美国3D打印技术协会合作举办了3D打印建造火星基地创意征集比赛。3D打印太空居所这一个目标很具有挑战性,要求能够利用当地现有的材料或是太空任务中的废弃物来完成建造。

  

  利用3D打印技术建造火星基地艺术效果图,各舱室外部覆盖火星沙土,以屏蔽辐射保护舱内宇航员(图源:http://tech.qq.com/a/20150918/010956.htm#p=1)

  下面的概念性设计方案,你更喜欢哪个呢?

  

  火星穹顶(The Martian Vault) 设计者:Tomasz Dzieduszynski

    (图源:http://tech.qq.com/a/20150918/010956.htm#p=2)

  在地球上,类似意大利“万神庙”这样拥有穹顶的建筑可以屹立千年,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设计者Dzieduszynski 希望它的“火星穹顶(The Martian Vault)”方案能够在火星严酷的环境下同样经久耐用。方案里,“火星穹顶”可以使用一个充气式脚手架来引导3D打印机器人工作,机器人将利用火星沙土沉积为水泥建造居所。蜂窝形的保温层是为了屏蔽辐射和阻挡小陨石。

  

  待一会(Staye A While) 设计者:Team Staye

    (图源:http://tech.qq.com/a/20150918/010956.htm#p=3)

  这个螺旋式地下结构设想建造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地下,火星赤道附近地表以下拥有大量冰封的水资源。建造过程中挖掘的冰可供饮用,将居所建在地下可以屏蔽宇宙射线,也可以很好的保温。

  

   熔岩蜂巢(LavaHive) 设计者:Team LavaHive

    (图源:http://tech.qq.com/a/20150918/010956.htm#p=4)

  这个团队希望利用充气式居住模块建造火星上的居所,这样在抵达火星前可以将它们放气存起来,节省飞船空间,等抵达火星后再充气展开,但是他们后续还需要利用火星沙土建造连接这些充气式模块的通道。

  

  火星阿皮亚(Marsapia) 设计者:Merrain Intelligence collaborative

    (图源:http://tech.qq.com/a/20150918/010956.htm#p=5)

  火星沙土里拥有两项宝贵的资源:铁和硅,设计小组希望从火星土壤中分离出这两种元素来建造一个球形结构的居所。这是一个由铁格子结构与像花岗岩一样硬的玻璃组成的居所,它可以保护火星居民阻挡辐射,小陨石和火星表面的沙尘暴。

  

    迷宫(Labyrinth) 设计者:Rustem Baishev

    (图源:http://tech.qq.com/a/20150918/010956.htm#p=6)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