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波动现象 什么是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2017-02-15 16:52 我要评论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观察波动现象

  本展项通过在水槽内进行产生水面波的干涉和衍射的实验,让观众观察所产生的现象,并利用透过光在屏幕上显示波纹。

  光的干涉现象是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产生干涉的条件为只有相干波源(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发出的光互相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电磁波

  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以横波的形式在空间的传播。早在2000多年前,科学界就对电和磁这两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学说。直到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证明了“电”可以生“磁”,随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证明了“磁”可以生“电”。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他指出:变化的电场必然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又激发电场,如此循环下去,电场和磁场就会像池塘里的水波一样,越传越远。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电波环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谱

  展品介绍电磁波谱中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展示这些电磁波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使用不当会产生的危害后果。能够一览电磁波从波长短的伽马射线到波长长的电波,同时发现其中仅仅在很小的范围内包含了可视光。从而观众可以对生活本常识判断,辨别伪科学,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例如WiFi信号,手机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这类言论,通过该展品图文介绍,大家对电磁波的认识更加科学、准确。

  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成员众多,构成了电磁波谱。根据各个成员波长(或者频率)的不同,可将它们划分成三个部分:高频区,中间区和长波区。高频区的波长较短,频率高,粒子性显著,电磁波具有较高的能量,主要代表有X射线和γ射线。中间区包括红外辐射、可见光和紫外辐射,波长和频率居中,具有波动和粒子双重特性。长波区的波长较长,频率低,波动性显著。日常生活中,电磁波无处不在,应用广泛。收音机的无线电波,手机的微波,家电的红外遥控,医学上的X射线和γ射线等等都是电磁波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责编:江婧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