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通道

2017-08-10 16:31 我要评论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 李兵

  

通道县城全景

  在我的神话中,中国大西南少数民族,从前大多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首领蚩尤的后代,中原大败于炎黄之后,不断被追杀,迁徙,最后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不知从哪代“明君”开始怀化“南蛮”,开辟通道(宋崇宁二年,1103年),开启中原与西南的沟通与交往。而这条通道就修建于中国地形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的一个叫罗蒙的地方,恰因这条通道,后罗蒙改名通道县。于是,在中国版图上就出现了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此通道即彼通道之地。

  在我的记忆中,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偏远神秘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一个芦笙的海洋,一帧帧回放的画面全部是芦笙和吹芦笙的侗家人。芦笙大大小小、粗粗细细、长长短短各式各样,高的足有十多二十米,直奔三层楼。通道丹霞地貌,山水秀美,竹木资源丰富,满山的楠竹就像侗家姑娘头饰上那一簇簇摇曳的凤尾。芦笙制造技艺传承人们,遵着祖传的方法,因着材料和需要选来中意的竹木,锯、破、箍、凿、锉、炙,一支支精美的绝对有珍藏价值的芦笙……。吹芦笙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远的近的,领头的那么一喊,大家齐声一个“下”字,头一摆,身一摇,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起起伏伏就吹起来了、跳起来了,那旋律优美如风中吹来一般悦耳、震天。当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买个芦笙回去做个纪念。

  在我的发现中,这一次因为带队挂职锻炼,通道,我可以从来没有过地放慢脚步反反复复的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这里先引用湖南日报社蒋祖煊社长来看望我们的时候说的一段话,那天晚上,他从洁净又如棋盘一样整齐的老城区,走到穿城而过的双江边,登上风雨桥,拍着那用金色灯光勾勒出来的小城美景感叹:“这才是县城啊,不用太大,精精致致,小巧玲珑。”是的,这座被葱绿的青山环抱着的小城若盆景一样,又处处是景:生活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时尚交融中的城中百姓是景;一江飞架九桥是景;江边运动场上晨练的人们是景;新城区壮观的萨岁广场上傍晚跳着如交谊舞般的广场舞的市民又是一景……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通道双江边夜景

  一日,离下村还有段时间,一个人漫步在侗族建筑三宝之一的风雨桥上,任江风轻轻吹拂着,舒服,格外的舒服。你可以坐在两边的长凳上独自放空,无人打扰;也可以和身边跟你一样享受着江风的男女老少轻轻松松聊聊天。正是杨梅熟了的时节,通道的杨梅可比靖州,卖杨梅的侗家嫂子们把推车往风雨桥上一停,不用吆喝,便围来一圈的人,大的小的、酸的甜的,谈好一个价,任你挑选。已是馋涎欲滴的我必买一大袋子,就坐在风雨桥上吃了起来,顿时觉得嘴里是甜的,心里是甜的,整个生活都是甜的。

  通道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主要有侗、汉、苗、瑶为主的24个兄弟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78.3%。驱车离开正在打造5A级景区的通道县城往南,便进入百里侗文化长廊——与广西龙胜、桂林相通。长廊周边散落着几十上百的古侗寨传统村落,正在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阳烂、横岭、中步、坪坦、高步、芋头六个。

  通道芋头侗寨

  “芋头”,憨厚、纯朴又蛮扎实的名字,难道这个寨子长得像芋头?不喝拦门酒,你休想进寨门,因为你根本无法抗拒穿着五彩盛装的迷人的侗家姑娘的欢迎酒歌和好客的美酒,那就狡猾一下提个问题,侗家姑娘回答正确了再喝,否则……我问:“咱们这个寨子为什么叫芋头?”突如其来的问题,姑娘的脸像荷花一样粉红起来:“因为……因为我们这里种了好多芋头……”笑声。我又问:“那咱们这个寨门为什么是侗族建筑三宝之一?”姑娘的脸更红了:“因为……侗族建筑三宝是风雨桥、寨门和鼓楼……”响彻山谷的笑声。我忽然觉得自己有点赖皮,接过姑娘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嘿,甜的,好喝!啊?还来一碗……再来一碗?!三碗过了寨门。

  鼓楼,庄严、精美,像一尊桂冠,高高的矗立在侗寨最重要的地方。一个家族或宗支围绕鼓楼建“干栏”式木楼而居。侗寨鼓楼和北京、西安、南京等鼓楼皆有击鼓报信之用,但都城鼓楼与钟楼相伴,多为“晨钟暮鼓”;侗寨鼓楼则意义更加丰富,它是侗族文化体系的代表,侗族文明的象征,有前国家组织结构的一颗活化石之称的侗款的“款约”(类似村规民约),寨老、款首们就是在这里讲读。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的芋头侗寨现存4座鼓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最漂亮的芦笙鼓楼(遗憾,走马观花,我还没发现哪儿像芦笙)旁边新增两张条桌,上搭一简易木棚架,摆挂着干葫芦、丝瓜瓤、各种自制的上好的干菜山货和侗锦,侗家老人们在鼓楼里闲聊着,随你看、随你挑、随你买,为侗寨鼓楼又增一道风景。走进芦笙鼓楼,一位深蓝色侗服整洁精致、头戴侗帕、慈祥微笑的老婆婆端坐在老人中,格外引人注目,她老人家可了不得,高寿98了,会用侗话给你讲她7岁的时候见到红军的故事。侗族也称百节民族(节日特别多),以“萨岁”崇拜为文化内涵的“萨玛节”有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遗风,“萨岁”意即大祖母,感觉好似这位老婆婆。

  

侗寨拦门酒

  位于半山腰上的牙上鼓楼,一半搭在山坡上,一半悬于山坡下,由17根梨木柱子支撑,最长的一根有9.1米高,煞是奇险!惊呼之余,你一定会感叹侗家人的建筑智慧。鼓楼内,一位大姐又会让你特别开心,在我的手机摄像机面前她的表现好极了:

  我:来来来,重新来。

  大姐从木柱子后面不好意思地走出来,又躲回去,又走出来:嘿嘿嘿。

  我:怎么回事儿?

  大姐:就是乾隆出游的时候,到了一户农家,主人想把珍藏了很久的茶拿给他喝,没想到都变成虫屎了,后面觉得有点可惜,说不给他喝了。乾隆说,你就拿这个虫屎泡来喝吗。喝了以后,他觉得还蛮好喝的,意思就是做了贡品。后面慢慢的这种虫茶就出来了。

  我:噢,这茶有什么功效吗?

  大姐语速快起来:这茶功效比较多,因为它都是拿中药材回来做的吗,可以降三高的、润肠胃的、助消化的、清火解食吗……

  我:就是怎么好,怎么有效果,哈哈……

  大姐嗓音高了起来:哈哈……也不是说像人家说的那个神仙妙药那种,但是它功效还是有一些的。(并举例说明)

  我:大姐,您叫什么名字?

  大姐的嗓音一下子又低了,不好意思地:啊哦,我叫吴团恋。

  我:是侗族吗?

  大姐:是侗族的。

  我:就是这个寨子的?

  大姐:不是,是嫁过来的。

  我:咱们这个楼叫什么楼?

  大姐的兴致越发浓了:这个叫牙上鼓楼。

  我:牙上?就是盖在崖上的吧?

  大姐:它这是在悬崖边上的鼓楼,这个鼓楼也是我们这个村里面最险的一个鼓楼,也是目前世界上(时间)最长的吊脚楼了,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喔……世界之最!是吧?

  大姐:当年红军长征就路过我们这里了。

  我:哎呦!干嘛来着?

  大姐:以前红军长征去遵义,就是从(鼓楼)外面这条路,长征路,翻过(鼓楼对面)那座山到那边去,开遵义会议。

  我:通道转兵,你看到了吗?

  大姐:哈哈……我没看到,这是老人讲的,哈哈……,因为那个时候,可能我还没出生,哈哈哈。当年不是留下了一个煤油灯在这里吗,我们村里的老人给红军带路,他们就留下了一个马灯感谢。那个老人的儿子还在。

  我:胡部长,她讲的怎么样?

  通道县委宣传部胡益龙副部长:讲的非常好!

  我:这茶好喝吗?

  胡:这茶好,它是侗族的养生茶,兵哥喝了也长命百岁!

  我:哎呀,谢谢!来,干一口!

  行走在山路上,走访贫困户

  山上忽然传来阵阵歌声。行歌坐月是侗族古时候男女青年交往唱唱情歌相识并谈情说爱的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起,互相选择友善,投契者为朋。芋头侗寨山顶那场实景演出,歌声如天籁,故事若仙境,舞蹈特优美,生动且感人,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打动。而本地年轻演员们大都在外打过工,男主角、芋头侗寨艺术团团长杨光日一直在北京求学、发展,家乡要发展旅游业、成立艺术团,他问都不问一句就回来了,把艺术团搞得红红火火。女主角、大戊粱歌会侗族歌王杨团花说:“现在不用再出远门打工了,可以一边在家带小孩,一边上班赚钱,这样是最好的。”团里唯一一位年纪大的演员、但七十多岁看起来只像四、五十岁的杨正巽,对了,就是前面说到的那个马灯老人的儿子说:“我从小就喜欢这个,现在身体也好,所以参加了艺术团。其他老年人演不了了,就在家门口卖些生姜啊、土产特产啊,如果游客来了,钱就送上门来,对我们就最好了。”

  通道,国家级贫困县。在通道,有两句话可以说是印在我心里了:“唱着侗歌摘‘穷帽’。”这是通道另一个好玩的去处——皇都侗文化村艺术团团长欧俊楼说的,他一大家子的侗族大歌都唱上了中央电视台。“用美丽战胜贫困。”这是怀化市委常委、通道县委书记印宇鹰说的,听了后让人的心整个都会美丽起来。是的,通道的山是美丽的,通道的水是美丽的,通道的人是美丽的,县委、县政府的“全域旅游3+”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旅游资源+”,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和发展,全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产品+”,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级4A景区3个(通道转兵纪念地,皇都侗文化村,万佛山景区)、3A景区4个(龙底生态漂流景区,玉带河千水滩旅游渡假区,芋头古侗寨,神仙洞景区),形成了休闲度假、医养健康、民俗体验三大旅游主业态。“旅游扶贫+”,重点发展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规模建设铁皮石斛、青钱柳、兰花等产业园,打造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综合体。全县已建成星级农庄11家、旅游侗寨17个、特色侗家乐旅馆45家,为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万佛山顶

  穿越植被茂密的人间福地神仙洞,爬过有惊无险的玻璃栈道,站在万山归朝的万佛山之巅,呼吸着无比新鲜的空气,放眼望去,仿佛红色文化、侗家文化、生态文化尽收眼底,无限祝福尽在心里。

  其实,写这篇拙文的目的只有一个,想让大家知道、想让大家记住“通道”这两个字,一个我呆了整整两个月的地方。因为,似乎我的心中已经永远有了一条通道,心中的通道,通向这里!

  (作者系湖南广播电视台行业社团事务管理中心副处级业务指导、挂职通道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双江镇书记助理李兵)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