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生根”

2016-12-07 15:59 我要评论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生根”

  在光谷生物城禾元生物的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检视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水稻植株 记者任勇 摄

  5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已经成为武汉最突出的特质。

  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先后密集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意见》《武汉市产业创新能力倍增计划(2016-2020)》《关于加快实施“创谷计划”的通知》《关于实施“十大计划”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等一系列旨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

  国内光通信产业的龙头企业,烽火科技集团连续9年获得“年度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第一名,是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市科技局介绍,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701.41亿元,较2010年增长近2倍。截至今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超2000家,较2010年增长近4倍,位居中部省会城市之首。

  靓丽的数据,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注释。如今,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行业领军企业。武汉人福医药集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公司、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光讯科技等一大批“新武汉造”开始焕发新气象。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百亿元企业达到10家,50亿元企业达到19家。

  丰硕的成果落地是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扎下的厚实根系,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后劲。

  据了解,作为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保障,我市去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达到3%,较2010年提高0.5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均较2010年增长3倍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05.3亿元,较2010年增长4倍多,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二。

  创新发展培育龙头“大树”和成长“小苗”同步,武汉走在了国内前列。

  着力建平台、降门槛、优服务,我市打造了以“创谷”为引领的全链条双创体系,构建了“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特区、孵化器、加速器、创谷”的双创体系,助力了“斗鱼TV”“卷皮网”等多家“独角兽”企业在汉诞生。据测算,我市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较2010年增长3倍多,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到25家,较2010年增加10家;国家级实验室达到31家,较2010年增加1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8家,较2010年增加7家。

  2012-2015年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2012年

  4556

  亿元

  2013年

  5604.47

  2014年

  6747.79

  创新“特质”助推城市升级

  聚焦

  2015年

  专利申请授权数

  专利申请数 专利授权数

  7701.41

  承担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命

  积极担负先行先试重任

  过去5年,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武汉的关键词,也凸显城市发展的国家使命。

  2009年,武汉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16个“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之一。

  此后5年,武汉担负起更多国家先行先试的重任。从2012年开始,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级重大示范任务。其中,2012年4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首批23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之一。2015年5月,武汉、杭州、成都等15个城市入围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2015年9月,京津冀、上海、广东、武汉等8个区域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国家使命不仅是金字招牌,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

  今年,国家已启动42个重点专项,武汉地区高校院所和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竞争,成功获批参与其中40个,争取国家经费15.8亿元,其中牵头组织实施46个项目。

  华中数控成功研制出“华中8型”数控系统,打破国外对我国高档数控系统的封锁限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清杰牵头承担“面向规模化应用的高性能热电材料及器件的基础研究”,取得多项专利。

  全市共获得“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2项等奖项。同时我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子基金20多支,投资100余家企业。

  从创新源头引领全链条双创体系

  “创谷计划”加快推进

  今年,国务院批复武汉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在6个方面先行先试。其中,在最优创新生态上,实施“创谷”计划,拿出城市最好空间,量身制定最好政策,提供最优配套服务,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10个以上“创谷”。

  目前,“南太子湖创新谷”“光谷移动互联创谷”等前两批7个创谷已启动建设。这将成为我市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目前已获批建设的“创谷”项目,着力在“品质高端、产城融合、宜创宜居”3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每个“创谷”规划区域面积不低于2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0亿元。

  以“创谷计划”为引领,形成了全链条的双创体系。现有各类孵化器200多家,孵化场地近千万平米,在孵企业近9000家。

  “斗鱼TV”等多家“独角兽”企业在汉诞生,一批互联网创业项目、人才回流,创投资本涌入,武汉作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第四城”的格局基本形成。据权威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我国已形成“北上深+汉渝”这样一个“3+2”的双创格局,武汉占据重要一席。

  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

  知识产权助“新武汉造”脱颖而出

  今年前三季度,作为评价创新能力核心指标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我市同比增长逾四成,其中企业占比连续两年超五成。新的变化使得传统的钢铁等“武汉造”产生蜕变,一批“新武汉造”脱颖而出。

  2014年落户武汉的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通过相关部门支持,组建技术团队围绕第6代LTPS显示面板生产积极开展专利布局。今年前三季度,其已提出728件发明专利申请,排名我市企业第一。

  国内光电子信息产品领头企业烽火通信、高铁设计建设企业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等都悉数排在前10。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企业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占企业发明专利申请五成以上,“新武汉造”已加速崛起。

  牢固基础带来“新武汉造”的变现。5年前,武汉医药龙头企业人福医药集团医药营收只有25亿元,去年突破70亿元。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通过专利运营,实现合同金额近3000万元,实现专利成果产业化2项。

  产业领军人才汇聚

  打造“创新高地”智力资源密集区

  过去5年,我市吸引了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数百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千人。

  目前,在各产业领域,我市都有一批大咖。其中在生物技术领域,以张启发院士为代表的基因组学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以李培根院士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以李德仁院士为代表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等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都拥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人才。

  据统计,目前武汉地区拥有两院院士近70人,人才成为了我市产业发展的一张王牌。

  科技惠民促产业发展

  中国一流智慧医疗平台初具雏形

  今年8月,一个生态涵养与产业发展并重的“健康谷”正式落户汉阳区龙阳湖畔,将按照国内一流标准进行打造,重点发展智慧医疗及健康服务产业,用科技的力量关爱大众健康。

  而在光谷生物城为聚集区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也正在建设多个国家级平台,形成了以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数字医学影像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基地组建了我省第一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基地内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基因水稻白蛋白、特异治疗性双抗体两个全球首创的重磅一类新药即将进入临床,可控式胶囊内窥镜、高通量临床基因测序仪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已进入市场。

  今后,市民进行胃镜检查等疾病检测,只需用一颗胶囊大小的内窥镜就能完成,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通过基因手段寻找肿瘤DNA片段,能在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治疗,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目前,我市已经开始布局基因测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靶向治疗、仿生科技等产业技术领域,针对重大疾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新产品将有望在全球抢占制高点,成为全国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中心。

  技术合同成交数

  成交数(项) 成交额(亿元)

  本版撰文:记者陈诚

  过去5年,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武汉的关键词,也凸显城市发展的国家使命。

  2009年,武汉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16个“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之一。

  此后5年,武汉担负起更多国家先行先试的重任。从2012年开始,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级重大示范任务。

  2015年9月,京津冀、上海、广东、武汉等8个区域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据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我国已形成“北上深+汉渝”这样一个“3+2”的双创格局,武汉占据重要一席。

  在人福医药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必须严格遵守工作服装管理规定,无菌的环境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记者任勇 摄

  迎接市第13次党代会

  制图 职文胜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