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城市

2016-12-07 16:21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文明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城市

  

 

  

 

  整理/本报记者翟兰兰 通讯员杜微波 李少红

  12年磨一剑,2015年初,武汉终于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站在文明自信的起点上,武汉没有骄傲自满,而是郑重地提出:“文明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

  在路上的文明武汉,有一串令人欣慰的数字:武汉共涌现出11位全国道德模范、69位中国好人,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106万志愿者,领跑志愿精神,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的步伐,被落实为“十大工程”,节奏和责任一目了然;13个门类100种问题,列入文明城市建设“负面清单”,让履职不到位,问责一定会到位……

  现在的武汉,市民素质日益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超大城市”的新形势下,城市管理水平也不断刷新。

  文明为城市打上高贵的底色,为城市进步注入不绝的动力,这种力量,“日用而不觉”,这种力量,让武汉,每天不一样。

  讲述人

  洪山区城管委清扫三队环卫工人何丽霞

  讲述人

  武汉市环保大使柯志强

  车窗抛物陋习不再常见

  我们的护湖没白忙活

  我当环卫工6年了。

  特别难忘的一个场景是,6年前刚刚当环卫工的时候,一把从车窗飘散而出的瓜子壳,让我在寒风中躲闪不及。还有一次,一个饮料瓶突然从疾驰而过的轿车窗内飞出,砸上正在清扫高架桥垃圾的我,脑袋被砸得生疼。

  6年过去,我依然是名环卫工,但感受却与之前大不同。不再完全被人忽视了,还得到了不少尊重,因为文明的市民越来越多了。

  这种职业认同感来自几个方面的变化。车窗抛物的少了,有时候,我开着垃圾车经过,会有私家车主主动停下车来,摇下车窗,递上一袋垃圾:“师傅,麻烦帮忙丢一下,谢谢。”有时,看旁边有环卫工,会有车主临时停车,下车将垃圾送到我手上。

  我站在那里,他们愿意主动把垃圾递给我而不是乱丢,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尊重。而且,令人高兴的是,现在愿意这样做的市民越来越多了。

  刚工作时,我一天在路上清扫8个小时,每天至少目睹一起车窗抛物,最怕的是早高峰时抛出的热干面纸碗,垃圾常在路中间,清理起来十分危险,而现在,一连好多天都不会看到一起。

  冬天来了,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不愁没有热水喝了。我所负责清扫的欢乐大道路段,沿线的超市、银行等单位,都主动提供热水,厕所也对我们开放,这都是近年来才有的变化。为他们门前打扫卫生,再累我也高兴。

  这种清理车窗抛物的危险,我的同事周齐齐没有躲过。2014年3月16日下午,周师傅骑着电动车在欢乐大道高架桥上清理垃圾时,不幸被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撞亡。

  周师傅是我们清扫三队最后一位纯人工清理高架桥垃圾的环卫工。此事发生之后,队里完全取消了高架桥上的纯人工作业,全部由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来进行。

  虽然周师傅已去世两年多,但队里大会小会上,依然会出现他的名字,提醒每一位环卫工科学清扫,注意安全。看我手里的这部对讲机,假如高架桥中间万一有垃圾,不必冒险行动,我会用对讲机呼叫洒水车,洒水车将飘浮物冲到路边,我们再在机器配合下清扫。

  “车窗抛物”有奖举报也起了较大的作用,虽然施行三年后停止,但“倒逼”大家很大程度上改掉恶习,现在即便没有这个政策了,大家也习惯不乱丢垃圾了。

  大家都称我“柯大侠”,呵呵,其实哪有那么高大上,我不过就是千万个护湖志愿者之一罢了。

  护湖的路并不好走。但是,一年多以来,看着在塔子湖打捞的垃圾重量,从19.9公斤降到6.3公斤,说实话,还是挺激动的,起码证明,我们的护湖没有白忙活,不仅有成效,也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响应。

  当护湖志愿者已有15年了,湖就像我的孩子,有事没事,我就去湖边走走,看到哪里有一点脏,我就像眼睛里进了一粒砂子,必须给清理掉。

  最想说说的一个项目是“湖泊每月清洁日”,定为每个月的第三个周末,从去年4月开始,从未间断。每到这一天,我就带领30名志愿者,在选定的湖泊打捞水草、垃圾等,这些志愿者有自发来的,也有周边社区、单位的,挺让我们感动的。

  在我的电脑里,有一个曲线图,记录着目前每次在塔子湖打捞垃圾的重量,并进行分类,以大家最常见的纸盒、瓶子等白色垃圾为例,曲线不断下降,从去年4月第一次打捞的19.9公斤,变成最近一次的6.3公斤,未来可能会更少。

  护湖,光靠我们打捞垃圾肯定是不够的,这个行动对大家的影响和带动可能更重要。现在,我们的活动除了在塔子湖举行外,还扩大到了鲩子湖、沙湖。不少市民看到我们在清扫垃圾,非常辛苦,主动将废品丢到我手里的袋子里,最感动的是,在沙湖清理了几次垃圾后,有一位旁边小区的居民主动加入到护湖志愿者队伍中来。

  湖泊就像镶嵌在武汉这座城市上的一颗颗珍珠,作为一名护湖志愿者,想让它们时刻璀璨。

  目前,“湖泊每月清洁日”活动主要在江岸区试点。在这一年多的试点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带着这些经验,还要去护武汉的其他很多湖。护湖,依然任重道远,但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这是这项事业能继续下去并不断壮大的不竭动力。如果你愿意,我们也欢迎你的加入。

  何丽霞正在清扫道路。记者周迪 摄

  讲述人

  被高空抛物砸伤女婴的妈妈张莹

  小区高空抛物少多了

  2014年11月20日,出生46天的女儿,被奶奶抱着在汉阳世纪龙城小区晒太阳时,不幸被高空抛下的水泥块砸伤,一度生命垂危。两年来,我每天带着孩子在医院做康复治疗,孩子依然有一半身子处于麻木状态,不会说话,只会说“爸爸”、“妈妈”。

  经媒体报道后,此事一度引发热议,像砸在我和邻居们心头上的一记重拳,大家心疼孩子,更对肇事者一片谴责。

  这一事件发生后,小区内的环境变了样。事发后,为了孩子看病方便,我们租住到了香港路的一处老旧社区。期间回过一次家,发现小区的高空抛物情况好多了。世纪龙城小区是2013年还建的小区,居民多是当地的农户,刚住进来时,高空抛物的现象较为严重,从楼上直接丢垃圾,有一次我在阳台上晒被子,下午收被子时,上面竟有从楼上泼下来的面条,一位邻居的衣服,曾被高空丢下来的烟头烫破过。

  孩子受伤后,我们家经受巨大的压力,但略感安慰的是,现在高空抛物的现象确实少多了。

  现在,我也形成了劝阻他人的习惯。平时带孩子逛公园时,只要见到有人乱丢垃圾,都会忍不住上前劝阻,给对方讲道理。由于特殊的原因,我特别关注高空抛物,也不能忍受他人高空抛物。

  这两年的高空抛物确实要少多了。我现在住在香港路附近的出租屋,也几乎看不到高空抛物,平时,到处都可以看到“禁止高空抛物”的标语,社区工作人员也经常入户宣传,应该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世纪龙城小区属于龙阳新村社区管辖,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以前,治理高空抛物难度很大,自从这件事情之后,情况一下子好转了,大家知道了这件事情后,自觉主动地不乱丢垃圾了。

  小区内还有另一新变化,每一栋上面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女儿受伤后,为找肇事者闹上法庭,社区立即考虑动用5万元惠民资金安装监控设备,也许是受我们家这件事的影响,一夜之间,这一建议在居民投票中高票通过,不出一个月,监控全部安装到位。不久前,小区内发生一起高空抛物砸坏车顶事件,在案件侦破上,摄像头起了不小的作用。

  听说,像我们小区这样安装摄像头治理高空抛物的做法,在武汉已有不少,能有这些变化,我内心还是比较欣慰的。真诚地再说一句,希望大家不要再高空抛物,城市的文明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柯志强正在东湖边对水质和垃圾量进行记录。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