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生活悄悄来到身边 “零用电”照明停车场

2016-12-07 16:16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市民十分方便地租(还)公共自行车。

  记者胡伟鸣 摄

  12月2日,在墨西哥城举办的C40市长峰会上,来自武汉的公共自行车、新能源大楼、海绵城市、古田生态新城四个项目入选2016全球100个应对气候变化案例。按照C40的评选规则,最看重城市在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行之有效的探索和方法。这些入选项目,究竟会给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昨日,武汉晚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其中三个项目,听项目亲历人讲述城市环保节能、科技改变未来的故事。

  讲述人:武青堤及临江大道

  拓宽改造工程项目

  主任工程师陈晓伟

  下雨天穿白球鞋

  也不会溅到泥点

  【背景】今年年初,武汉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6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根据规划,截至明年年底,武汉市将对青山区和汉阳区的389处区域进行海绵化改造,总投资达150亿元。经过改造的示范区,未来将有超过七成的降水可以实现直接渗入土壤或回收再利用。

  从今年年初,我就一直担任在青山区武青堤及临江大道拓宽改造工程。与以往将地面进行硬化的城建施工完全相反,此次的任务是要让地面变“软”,要像海绵一样能够随意吸收流经的雨水。此前,我仅从在外地的少数参观中,了解到“海绵城市”的零星概念,现如今需要自己亲手建,难免还是心中存疑。

  记得刚刚接手时,临江大道与之前曾接触过的待改造道路类似,除了路面出现破损外,就是逢雨必渍水,大大小小的水坑让经过的车辆不时激起水花。如果不是现在看到已经建成的武青堤及临江大道,我自己也难以相信,路面再也见不到渍水,雨水或直接渗入地砖之中,或顺着倾斜的坡道自行流入绿化带中的集水池,即使下雨天穿白球鞋走在路上,也不会被溅起的泥点弄脏鞋。

  在施工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施工方法,全面吸纳了“海绵城市”的理念:通过景观道路边的生态草沟,自行收集路面雨水;在硬地的透水铺装材料下,埋设导水盲沟或盲管,把来不及下渗的雨水汇集到景观水系……渐渐地,路面的渍水点越来越少,一场大雨过后,人行道上除了透水砖湿漉漉外,连一张纸巾也不能浸湿。今年汛期武汉普降暴雨时,我所在的临江大道也经受住了考验,与其他片区路面渍水严重寸步难行不同,仿佛只是经过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

  现如今,武青堤及临江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已经初步结束,我也调入青山区其他工程项目中,继续参与海绵城市的改造,但一有时间自己仍会到临江大道上转转,而与我一样常来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有一次听到一位市民说,“这么接地气的工程就应该多搞。”

  讲述人:武汉环投公共自行车公司站点管理员叶云鹏

  不少年轻人也对自行车感兴趣了

  【背景】日前,武汉环投公共自行车项目成功入围2016年C40城市气候领导奖。这是全球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获得提名。 据介绍,目前公共自行车累计开通了1200个站点,投入30000辆车,在武汉三镇实现了通借通还,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我在公共自行车运行初期就加入了公司,负责江岸片区站点的巡查和维护。我的日常工作,除了在巡查中发现和处理故障、调度车辆、维持站点的正常运行,有时还需要回答市民的咨询、帮助租车人解决借还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年多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市民出行方式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公共自行车的喜爱。

  今年,公共自行车二期站点开通后,市民对它的认知度也大大提升了。从那时起,每天8小时的巡查时间里,几乎每到一个站点,都会有市民向我咨询怎么办卡、怎么借还车;以前多半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自从实现了手机租车功能以后,不少年轻人也对它感兴趣了。有时在听我介绍完之后,他们立刻就掏出手机,完成了注册,高高兴兴推着一辆自行车离开。

  为了确保市民能够顺利借到车,每当在巡查中发现站点的车辆不够了,我们就需要调度车辆补充到桩上。随着用户借还车数量增加,我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去年这个时候,有的站点还不需要调度车辆,进入今年以来,一些人流量较大的站点,上下架的车辆屡破新高。我同事负责的静安路梅苑站,今年上半年每天调度约80辆车,现在每天调度200余辆车。为了提高调度的效率,公司将小型调度车换成了大型调度车,又换成了双层调度车,现在一次可以调度80辆公共自行车。

  一年多以来,虽然工作平常琐碎,我却越来越有成就感了。有一天,我在解放中学站点帮一位阿姨完成了借车程序,她非常感谢我,还和我聊了很多。阿姨说她住在解放公园路,在三阳路上班,以前每天早高峰挤公交车,经常堵在路上;现在家和单位附近都有了公共自行车站点,她改骑自行车上下班,时间上更宽裕,心情也舒畅了很多。“瞧瞧,我把公交卡都换成租车卡了!”

  讲述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铭

  更多新能源“黑科技”将走进武汉

  【背景】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马蹄莲”建设有大型风光互补与建筑一体化系统,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发电量约48万度,占整栋大楼自身用电量的14%,远远高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2%的要求。这一建筑在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获得最高级——三星设计标识和三星运营标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建筑新标杆。

  如果你曾经来到过光谷东,应该对“马蹄莲”大楼不陌生。

  它叫新能源大楼,是以马蹄莲为设计理念,寓意“武汉能源之花”。总建筑面积达68480平方米,整体高度128米。

  这栋建筑不仅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而且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内部对能源的利用程度都令人大开眼界。

  从地下停车场一直延伸到草坪表面的光导照明系统,在白天自然光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零用电”满足地下停车场全部照明,每年节约电量5万度以上;位于大楼顶部的雨水回收系统可以保证整个大楼用水量的38%都是回收用水,每年可节约用水4800吨。

  今年7月,我们团队正式搬进了“马蹄莲”。我们的任务是让新能源尖端技术不仅体现在“马蹄莲”的建设中,还要让更多新能源技术通过这个平台落户武汉。目前,已经有两家中外合作的新能源研究机构落户“马蹄莲”,它们分别是中英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和中美能源创新中心,未来,我们还将引进更多外国的新能源“黑科技”。同时,我们正在着手建设智慧能源双创综合体,与政府投资平台共同发起规模为1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和优秀团队。

  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相关优势学科,整合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的科技资源,接下来,我们科研团队将围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储能、碳捕捉及存储、节能与减排等领域进行颠覆性技术研发、引进和孵化,全面提升武汉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