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打造宜居宜业社区

2016-12-07 16:11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不论风雨,常青花园党员护学队都会在上学和放学时间准时来到辖区各学校门前,为孩子们提供安全保障 记者陈卓 摄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常青花园举办“悦共益”首届社区公益项目大赛

  常青花园是一个拥有10万余居民的大型新建社区。与老社区相比,虽然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更为完善,但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也存在“先天不足”:作为新建社区,不仅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熟人社会”缺失,而且“陌生人现象”更为突出;驻区单位亦多为新建,缺乏与社区共存共荣的文化传统;随着传统单位制的逐步解体,社会矛盾大量聚集于社区。其过于庞大的规模,无疑给社区管理增添了难度系数。

  2007年,一次大胆的尝试,让常青花园找到了社区治理的切入口。那一年,社区与常青教育实验区以党建为龙头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教育资源共有共享。

  引导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资源同享,责任同担——目前,社区多元共治的“常青模式”广受关注,其经验得到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工委的肯定和推广。

  党建联席会从“线下”走到“线上”

  为引导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常青花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整合功能,征求驻区单位党组织意见,建立起“常青花园党建联席会”。

  会议由常青花园党组织负责人主持,每双月开展一次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调研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交流情况,沟通信息,部署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各驻区单位指定一名干部为社区工作信息员,开展日常性动态、信息的交流工作。

  党建联席会成为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目前,这一载体还从“线下”走到“线上”:75家驻区单位组建“常青花园党建联席会”微信群,一方有呼,八方响应。

  前不久,辖区幼儿园突然停水。园长在微信群里求助:停水了,我这里200多个孩子该怎么办?驻区消防部门立即回应:我们消防车送一车水过来吧?驻区水务部门调查情况后立即回告:供水管被施工挖断,正在抢修,2小时内可恢复供水。

  辖区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社区之间,通过党建联席会已融为一体。

  轮值主席制:驻区单位轮流开展共建活动

  在开展驻区单位与社区的共建活动中,常青花园别出心裁地推出“轮值主席制”:将全年划分为4 个单元,每季度为1 轮,由驻区大单位轮流担任轮值主席,以服务社区群众为宗旨,组织辖区其他单位开展轮值共建活动。

  常青花园每年春节前夕举办的慰问空巢老人团年宴活动,不仅是常青花园特有的品牌,更是驻区建设银行经营的一种文化。自建设银行2009年参加社区共建活动以来,每年的空巢老人团年宴活动,都由建设银行轮值举办。150多名空巢老人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精心准备的娱乐节目,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常青花园大家庭的温暖。

  武汉邮政江汉区分公司是今年二季度的轮值主席。他们与常青花园第四社区一起,共同组织全民健身广播体操比赛。这次全民健身广播体操大赛,人数之多,年龄跨度之大,从耄耋老人,到中轻年人,创历年活动之最。

  轮值机制的建立,增强了驻区单位的社区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社区建设的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整合,也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组织的活力。

  三方大联动:各类社会组织协同配合

  社区治理过程中,常青花园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开设专门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扶植优秀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治理形成了以社区管理办公室工委为主导、社区组织协同和社区成员参与的“三方大联动”共治模式。

  据了解,常青花园活跃着数百支各类社会组织力量。仅志愿者队伍多达1.4万人,每天开展不同的志愿者服务:家电维修、医疗服务、司法调解等等。

  “护学队”8年如一日,每个上学日,都有2名老党员到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让学生们平安上、放学。

  “精神互助联盟”“邻里帮”“青少年空间”……各类社会组织最大限度释放自己的能量,积极投入社区治理之中。

  常青花园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日常社会组织活动,现在全部由各类社会组织承担。包括邻里纠纷、房屋漏水等等,以前居民们一遇到生活中的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找社区,现在不一样,都有专门的社会组织为他们提供相应服务。社区管理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开展其他服务。

  常青花园引导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75家驻区单位组建“常青花园党建联席会”微信群,一方有呼,八方响应。

  从健全社区党组织入手,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党建联席会成为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党员以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居民们积极投身社区建设。

  多元共治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适宜居住的活力空间。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