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接线员刘清:求救者在坚守,我们一定不会放弃

2016-12-07 11:17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120接线员刘清:

  求救者在坚守,我们一定不会放弃

  

 

   (记者刘睿彻)“当120接线员9年,这是接得最长的一次电话。”昨日,说起那天26分钟不挂断的电话,33岁的刘清记忆犹新。

  “其实每个接线员都会这样做。”120接线员使用的“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将患者病情或受伤程度分为6个级别,在派出急救车同时,会在线进行急救指导。

  像这样的技术指导,在120接线多年的刘清每天值班都能碰到七八例。

  她说,虽然接线员都会在线进行急救指导,但很多报警者会听不进去,“快派车来就行了”。还有的会听不懂或做不到,重复讲述了几遍后,家属也会失去耐心。

  那天之所以能这么长时间,有病人家属的原因。“彭先生妻子在开始的慌乱后,没有失去理智,主动寻求帮助。在我讲之后,很快就能理解,应该是具备急救常识的人。”刘清表示。

  “这种情况下,求救者在坚守,我们一定不会放弃。”按照常规,讲完急救要点后,征得报警者同意,可以挂电话。后面会不断有电话要进来。但越到后来,刘清越觉得,“帮助不仅是技术指导,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听到彭先生妻子“别挂电话,帮帮我”的请求,刘清能感到一个妻子身处险境又苦苦坚持的真情,当时就想着,帮她,陪着她,直到她不需要为止。

  每天都是这样做的,刘清过后也没觉得什么。录音是常规的。后来这次成功救治引起单位重视,请她找出录音。重新再听,同事们都有一点震撼。“真情很感人,这也是我们坚持的价值”。

  昨晚9时,刘清开始接班,她将值到今晨8时,接线员按早中晚三班来轮值。又是一夜无眠。“习惯了,120,24小时,从来不断线”。

  医生:幸亏病人妻子有一点急救常识

  昨晚,市急救中心指挥室,刘清正在值夜班 记者胡冬冬 摄

  急救小贴士

  尽管多方争取,彭先生妻子仍婉拒了记者采访请求。她说,彭先生是个要强的人,不愿因疾病被看成弱者,她希望尊重他的想法。

  她曾向医生表示,在网上看过心脏按压,有一点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个赶到彭先生家的120急救医生金俊英证实,看到她按压,动作说不上很标准,但感觉是有急救常识的人。

  这也是让金俊英深有成就感的一次抢救,当急救医生多年,见过太多突发心梗就再没有醒过来的人。“正当青壮年,出了事,家里该多痛苦”。把彭先生送到市中心医院后,她一直悬着心。后来回访彭先生妻子,得知彭先生恢复良好,深感欣慰。

  金俊英说,生命太可贵,祝福彭先生一家人。从第一时间家属施救到急救120紧跟、医院快速抢救,形成完整的链条,希望这样成功救治能不断复制,挽救更多处于险境中的生命。

  (记者刘睿彻)

   网友点赞好妻子和120接线员

  每一次数数都是对生命的呐喊

  本报官微首发的生死26分钟救回丈夫音频,获得热烈反响,不少网友直呼哭着听完。截至发稿时,超过3万人阅读了本条微信。“湖北之声”转载了本报微信内容。

  网友评论集中在为夫妻情深点赞,为急救人员的专业精神及耐心服务叫好,还有市民深感收获了急救知识,“实用帖,值得收藏”。

  部分留言如下:

  mr牵:我给这位好妻子点赞!为120接线员点赞!

  冷若冰霜:为这位妻子点赞!为急救中心的医护工作人员点赞,专业医护技能和严谨的职业素养,传播美丽,传递正能量!

  爱自然:我含着激动的泪水听完录音,特别要为这位医疗机构的女性点赞,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在电话中,耐心指导病人家属抢救病人,为危重病人赢得了生的希望,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称赞!

  桂学勇:平时学急救知识,急时可以用上。

  铁流(汪继生):大爱至上,体现在这位急中生智的女士身上,按照接线员的正确要求,为抢救停止呼吸的先生施救,争取到生还的黄金时间;又体现在接线员严谨、细致、耐心、科学的电话指导。两者相得益彰,天衣无缝,不得不赞一个!

  Jessica洁-Maxleaf:急救知识储备太重要了!为这位妻子和120工作人员点赞。

  黄磊:听完了,为这位好妻子点赞!听她声音都是抖的。也为120接线员点赞!

  幸福是自己给的:太感动了。

  澜:很感动。不管是接线员还是这位妻子。每一次数数都是对生命的呐喊。这一秒不放弃,下一刻才会有希望。

  明天的阳光:当丈夫身体出现紧急情况,身边无医护人员,电话就成为救命应急手段,这位妻子很聪明,给了丈夫特殊的救治手段,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未受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鼓励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

  将患者平放在地面等硬平面上,双膝跪在患者右侧,手掌根部放在其两乳头连线中点,两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两臂垂直,用身体重量向下压。

  胸外按压

  江城哪里能学急救

  链接>>>

  昨日,生死26分钟妻子急救丈夫的故事引发市民关注,不少人询问哪里能学习急救。记者梳理发现,我市学急救的地方不少,但真正有心参加急救培训的人并不多。

  1.去市急救中心学。这里主要进行社区医护人员专业人士培训,同时,针对市民不定期地开办培训活动,市民可拨打85728386咨询。

  2.团队预约市红十字会学。目前,市红十字会更多的是接受单位、团队预约,开展培训。

  3.参加市中心医院志愿者服务队的培训。其服务项目“我为家人学急救”从2014年5月至今,已经开展近40场急救培训活动,被市文明办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目前也是主要与团队合作开展培训。

  4.参加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的培训。该中心从2008年开始在江城开展急救培训,8年来,培训过20万人次,目前在江城有5个培训点。中心负责人王辉介绍,市民想学培训,可通过电话51110507或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微信报名。报名时说明公益课程、适合时间、地点,中心将会安排针对性培训课程。

  昨日,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耘表示,急救培训仍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市累计培训人数还不到全市人口的5%。地铁、民航等大型企业参与度相对较高,普通市民学急救的热情并不高。他呼吁,把急救培训作为公共服务项目,长期向市民推广。

  (记者刘睿彻)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