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生命接线员” 每一个平凡岗位都能创造奇迹

2016-12-07 11:2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昨日,武汉市急救中心,刘清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记者胡冬冬 摄

  本报讯(记者黄莹 莫梓芫 通讯员张丽)本报“生命接线员”刘清报道引来全国反响。昨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相继来到武汉急救中心,采访新闻当事人刘清,走进她的工作8小时,深入了解这些实施生命救援的幕后英雄。中央电视台编导刘峰采访时说,每一个平凡岗位都能创造奇迹,这是刘清最打动他们的地方。

  新华社湖北分社都市新闻部和电视新闻部负责人及记者4人现场采访刘清。新华社记者表示,那段26分钟的音频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首发后,他们很多人都听了,非常感动,忍不住要流泪。大家既被这段对话深深打动,也对120接线调度员这个群体产生了好奇。

  “120接线调度员可以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大家对他们的工作其实很陌生,甚至有误解。”新华社湖北分社高级记者廖君说,这次希望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刘清和她背后的急救调度员群体,讲述他们工作中的感人故事、酸甜苦辣,同时反映急救行业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昨日,新华社对刘清等接线员进行了全天跟踪拍摄采访,除了接警、派车及急救指导的工作状态外,还不放过每一处细节:午饭时,只能在接听电话的间隙扒一口饭,有的人甚至来不及吃饭;遇到车辆紧张一时派不出,对不断催促的来电解释得口干舌燥;遇到电话太多,只能挨个接听完了才能去上厕所……

  “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能创造出奇迹。”昨日,在现场采访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编导刘峰说,这个事件最打动他们的地方是,在生命危急关头,调度员的耐心和病人妻子的冷静。特别是刘清,她说什么、怎么说,每一句话都可能导致一条生命的存与亡,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悲剧。正是有了她的专业性和对生命的敬畏,才有了这样一个奇迹,感动了全国人民。

  据了解,央视希望通过对刘清的采访,让大家更多地关注120接线调度员,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尊重。相关新闻将在央视一套或新闻频道播出。

  面对媒体的聚光灯,刘清十分谦逊。“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其实我和其他同事差不多,并不突出。”她说,这份工作一点也不轻松,有时还会因为误解受委屈,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职业没有医生听上去光鲜。这么多年下来,如果要说有什么动力让她坚持到现在,那就是“能帮助到别人”。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