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

2015-05-20 15:01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作了精辟阐释:“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创新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超越升华。

    5月13日,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桂汉良在武汉会议中心就此问题举办了讲座,深入剖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要点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传承。

    (一)富强

    人民富足是一国存在的终极意义,国家强盛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民富”和“国强”,是相互成就、互为表里的一对概念。

    民富的含义有二,生活的富足,就是物质富足,丰衣足食,正如孔子所说,对老百姓如欲教之,必先富之;生命的富足,就是在物质富足之上要追求精神富足。因此《易经》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的过程就是文明推动的过程,就是构建精神家园的过程,就是文化兴国的过程,就是社会经由民富而至文昌的过程。

    中国文化认为政治的统一、军事的完备,共同构成了国家强盛。而国家强盛的内在自信和持久保障,又是以强而不霸、胜而不骄、 “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智慧准则,这也是中国文化里中庸之道的体现。

    (二)民主

    以民为主:“民主”在中国文化中首先有“以民为主”的含义。《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更迭、制度变迁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过客,唯有黎民百姓才是永世不变的主人。

    为民做主:人们要求国家统治者为民做主。虽然就体制层面而言,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但在思想层面它是中国文化里早已探讨的社会话题和坚持始终的政治概念,它从哲学规律上俯瞰历史兴亡,从民本思想上制约君民关系。

    由民做主:就是由人民当家做主,国家权力源于全体人民;同时要求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具有主人翁意识,真正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民为主”体现社会的责任,“为民做主”要求政府的责任,“由民做主”需要民众的责任。

    (三)文明

    中国属于自新型文明,《大学》开篇就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更是中和型文明,“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在中国既是道德观念、也是哲学理念,更是生存方式。自新型文明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中和型文明守中致和、中正仁和。当中华文明经由历史的一时低谷而稳健走向伟大复兴,就意味着《周易》之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到来。

    (四)和谐

    建立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普遍追求的美好理想。《礼记》中就设想有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充满了和谐色彩,孔子称之为“小康”。

    中国圣贤早就意识到,拥有内在和谐的个体才能形成和谐的整体社会。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种人生理想发展到后来就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且在现阶段还有很多积极的演化和发展。星云大师的“五和”:内心和悦,家庭和顺,朋友和敬,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就是其中非常经典的至理名言。

    (五)自由

    自由在传统文化里不仅没有缺失,而是在国学里随处可见。

    心灵自由: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重要观点就是 “道法自然”;大道之行,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

    生命自由:儒家主张入世,道家注重出世;儒家担负着家国天下的责任耕耘人间,道家遵循着生命本源的朴素超脱世外。儒道两家的观点和表现貌似对立,但实际上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殊途同归的探讨。

    (六)平等           

    社会平等:人生来并不一定平等,但希望在人的生存中社会能给予民众以相对平等的生存空间,社会平等才能带来心态平和、生活平静。唐朝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也说:“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人格平等:中国文化很早就强调人格上的平等,甚至为了追求平等连性命都是可以放弃。《礼记》里“嗟来之食”这个成语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众生平等:包括“有情众生”,也包括“无情众生”,如果认同众生的地位平等,就该尽可能维护每一个物种生存共处的权利;如果承认众生的法性平等,就该尽量遵从每一样事物自然而然的状态。

    (七)公正

    公正,就是公平与正义。公正,既要从制度和法律层面去树立,构建社会的准则;也要从历史和文化方面去梳理,实现人心的教化。

    社会公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正,意味着要以理性之心、文明之心来对抗人性中就存在的私心和偏心,用整体社会的公正力量来制约某些个体的偏私邪念,使公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不因某个人的自私而使大众权益受到侵犯。

    人心公正:公正虽可能在制度层面被人为地缺位,然而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人民大众层面,依然拥有着强大的基础。正因强权可能抹杀公平,民众才特别拥护公正。傅玄说“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保持人心的公正,必能等来制度的公正。

    (八)法治            

    中国很早就有“法”的意识,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必要。《管子》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韩非子》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就是崇尚以法的思维治理家国,以法的严谨规范市场,以法的理念指导行为,以法的严肃警醒人心,以法的精神教化人性,以法的意识发展文明。而法治的根本是使社会走向更加善意的明天。

    (九)爱国        

    首先,“爱国”体现为对疆土之爱。国土构成民族家园,疆域是国家存在的基础,维护领土权益必然是一国公民爱国的最直接反应。 “为什么我的眼中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如果爱国就从爱脚下的国土开始,那么亡国就从丢掉疆域的寸土开始。

    其次,“爱国”体现为对人民之爱。《大学》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荀子》说:“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让各族人民更加幸福安康,这才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而每个国民的爱国之情,就体现为与各民族友好相处的同胞之情。

    其三,“爱国”体现为对文化之爱。中华民族有三道万里长城,共同护卫着我们国家的久存:第一道是那座实体的万里长城;第二道是由中华民族血肉之躯筑成的万里长城;第三道就是由中国文化构建的不朽长城。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守文化的根基不断、守精神的土壤不灭,用我们个体的文化修养,构筑中国文化这道万里长城的绵延不绝。

    (十)敬业

    敬业包括忠于职守和热爱本职。敬业与否,在孔子看来是关系到一个人是否可教的重要因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敬业”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苦不尽甘不来的过程,所以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孔子把学习传道和克己复礼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所以获得了连岁月忽已晚、人生忽已老都没有察觉的欣然一生。

    (十一)诚信             

    诚于中,信于外,“诚信”要分“诚”与“信”两个方面来看。

    无诚不行:“诚”在“信”前,“诚”比“信”更为重要,诚,是内心自觉。诚信,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中庸之道“本于诚”,诚信之道“诚于中”,诚之为贵就在于它关乎内心的本源,是为人处世的出发源点。

    无信不立:信,是“诚信”最直观的行为表现和检验标准,所谓“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诚信的外化体现。“信”对国家、对个人都极为重要,《左传》说,“信,国之宝也”。国之信,建之无形,毁之无影,易毁难建,去即无存。2600年前的晋文公重耳深谙此理。所以国之信,重九鼎。对内,民无信不立,对外,国无信不威。

    (十二)友善

    “友”是友好,是行为要求;而“善”是善良,是心理要求。

    与人为友,心从善念。《孟子》:“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君子最高德行。“善”的重要性就如同常青树的根基,促发着地表上生长出友好的绿叶与鲜花。正如佛家所言,“为善者,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为恶者,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与人为善,给人机会。孔子学说的核心就是“忠恕”二字。“忠”即尽我之心,忠人之事;而“恕”是如人之心、换位思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曾问过老师:是否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座右铭的?孔子肯定地回答说:“恕!”

责编:江尚骏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