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阿迪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6-03-09 16:19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武汉阿迪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徐健

  武汉阿迪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开发、生产和销售高科技产品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2002年05月成立,现有生产厂地5000平方米。2014年05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现注册资金5001.199万元。2015年01月“新三板”挂牌。证券简称:阿迪克,证券代码:83172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环境下,创新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徐健为首的公司领导层以研发创新为牵引、技术创新为支撑、制度机制创新为保障,不断提高公司适应市场的能力。

  1、立足优化高效,在管理模式创新上作努力。

  在为提高公司管理化水平,公司引入长松绩效管理系统和ERP管理系统,至今长松绩效管理系统已全面展开,ERP管理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财务、仓库、采购等环节,计划明年可将生产纳入ERP管理。同时,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工作,为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2010年,公司调整研发人员薪酬体系,从政策上向研发人员倾斜。项目按难易程度不同分成三类,除正常的工资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的项目,实行专项奖励费政策。重点项目高级工程师4000元/项目/月,工程师2000元/项目/月,助理工程师1000元/项目/元。同时每个重点项目必须申报一个以上的专利,对申报发明专利的,在原有的绩效得分基础上,初审通过,主要完成人加10分,获得授权主要完成人加20分。并同年底的个人评优、晋升工资挂钩。充分调动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2、立足适应市场,在产品工艺创新上下作努力。

  作为国家电网产业链中的一环,2009年以来,公司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广应用智能电能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机遇,紧跟不断更新换代的行业最新企业标准,以智能电能表企业研发及产业化,提高产品一次性合格率为主要目标,对智能电能表关键技术及相关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市场需求,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单/三相智能电能表及相关产品,形成了系列智能电能表科研成果,公司产品得到国家电网认可,累计中标达到100万台。为智能电网的发展以及用电管理模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技术和工艺创新,降低了产品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优化了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并提高了批量生产产品的可靠性。

  3、立足核心竞争力,在自主研发创新上作努力。

  公司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的重要性。自2009年以来,公司加大对研发的投入,2014年投入46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7.5%。引进创新型技术研发人才,成立专项研发团队,开展多方面的研发创新,至今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目前,已申报发明专利6项,《一种机场地面设备服务系统及方法》已取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软件产品登记6项。已申报的智能电能表发明专利项目有“智能电能表嵌入式软件分片固定定时触发实时控制机制”、“电能表中二元互制的实时时钟同步纠错处理方法”、“智能电能表数据的纵横存储及校验处理方法”、“智能电能表中负荷记录信息动态日期分块索引的存储及查询处理方法”、“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中线性和开关组合供电电源”、“智能电能表综合抗高压抗干扰技术”等在国内外科技查新报告结果中均表明该多项专有技术居同行业领先地位。智能电能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于2015年1月28日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已申报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进入公示阶段。《雷达王牌智能电能表产业化》项目参加申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目前已通过初评。

  4、立足可持续发展,在新产品开发研制上作努力。

  去年以来,受国家电网政策调整的影响,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公司除积极按照国家电网要求做好相应准备外,另一方面寻求新突破点,研了新的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探索新的出路。公司在加大对行业发展的调研分析过程中,发现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技术和经济上带来了一系列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使电网谐波的含量大量增加,电网谐波污染的日益严重,导致了电气设备的寿命缩短,网损加大,电弧炉等大功率冲击负荷除了会造成严重的谐波污染之外,还是电压波动和闪变的重要原因。电力机车等大功率的牵引负荷会造成三相不平衡。公司敏锐地捕捉到电能质量监测这个新的突破点和市场空手点,因此决定在电网质量分析与治理方面着手,培育公司新的产业方向。今年上半年公司引进了该专业方面人才,通过半年的研发努力,电能质量污染源定位电能质量监测仪样机已经产生,下一步进行型批试验,进入小批量试产进行推广。《电能质量监测仪参数精确测量及污染源定位方法》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同时,与之相关的电能质量分析的治理的相关产品,如零涌流极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也在研发之中。相信这将为成为公司新的盈利点,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来源。

  创新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公司将继续加大管理、技术、产品和工艺等的创新投入,加大先进研发人才的引进。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设厂房180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增加产品生产及检测设备, 投资1000万元投入产品进一步研发,并开发出新的产品,不断改进产品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向创新要市场、向创新要效益,为公司迈上新台阶打基础。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