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张女士统计了一下今年拜年的情况:短信收到76条,回复85条;点对点微信收到68条、微博35条,微信群聊、qq群收到的新年祝福则无法计算,一些朋友发来的电子红包更让她小激动了一把。
拜年是春节恒有的习俗,而随着技术发展,拜年方式却历经更新。从电话、手机短信、qq留言到微博,传统佳节里总能爆发出时尚的火花。
今年,大行其道的是微信,而手机边拜年边发红包的“土豪”行为,无疑是今年最潮的拜年方式。相关网站调查显示,七成以上手机用户今年加入微信拜年的队伍。微信官网称,2014年除夕夜微信用户信息量发送总量是去年的2倍,信息收取量是去年的3倍。据统计,截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微信红包活动总人数达500万。
短信已经过时,通过互联网拜年,成为老百姓的首选。武汉电信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除夕中午12点到初一中午12点,短信发送3359万多条,比去年同期减少110多万条,下降3.3%,而同期3G流量达到53238361G,同比增长9%。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七),湖北移动全省点对点短信超过5.5亿条,较2013年同期略有下降,但GPRS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2.87%,其中,初七这天增幅最高,较2013年同比增幅达113.5%。
张女士说,qq、微信可以发动态图片、声音、视频,比短信更有趣、有情。在群里发祝福,在圈子里“秀”感谢,受到朋友们的热捧,感觉“倍有面子”,“最关键的是,可以省下不少钱”。
今年春晚唱响的一曲“群发的我不回”也让短信拜年的方式备受争议,许多人更感“累觉不爱”。于是,今年的拜年短信有很多是“私人定制”,让接收者觉得较为亲切、幸福感较强和受到重视,大多数人都会编写短信回复。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人的时间和能力有限,给每个联系人都单独发送不同的短信,也不太现实。对于觉得比较重要的人,会专门编写短信发送;一般交情的,就会群发。虽然是群发的短信,也是一声问候、一片祝福,还是要回一下。
张女士坦言,不论是给别人发祝福短信、微博、微信,还是回复别人,她都是自己“原创”,即使内容简单,也都是真情实感。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