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记者 明眺生 见习记者付豪 通讯员 赵旋 邓鹏飞)9月10日,武汉晚报刊登《园博会招募十名专业讲解员》消息后,曾两度获得“武汉市环保大使”的生鸿飞,和同为环保达人的妻子庞爱民,双双报名应聘长江文明馆专业讲解员。
生鸿飞夫妇同在武汉纺织大学工业设计系任教,50岁的生鸿飞任系主任,46岁的庞爱民任副教授。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妻,从2001年起,就并肩携手从事环保公益活动。他们曾两度深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从事长江源区的环保考察、宣传等志愿活动。在极度严寒的无人区,卫星电话外壳都能冻裂,他们克服巨大困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艰苦调查。调查结果对青藏铁路基于环保理念的分时分段施工,以及33个动物迁徙通道地点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06年7月,为配合青藏铁路通车,生鸿飞、庞爱民作为夫妻队长,带领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参加了由青海、西藏、国家环保总局、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及绿色江河组织的青藏铁路沿线环保宣传,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他们还带领武汉地区的志愿者,参加了长江源沱沱河地区的斑头雁守护行动。
夫妻俩对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兴趣浓厚。10余年来,他们从长江源到吴淞口,从海拔5000米的姜古迪如冰川到海拔0米的长江口,走遍了长江两岸,从事长江流域生态文明与人文的考察与保护支援活动。他们对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明,中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下游的良渚文化等,都作过专题考察,并将考察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做出了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由于在环保公益活动上付出巨大,贡献卓著,2006年、2008年,生鸿飞两度被评为“武汉市环保大使”,其家庭先后荣获省、市十佳环保家庭和“全国百佳环保家庭”称号。
生鸿飞表示,如果能在长江文明馆当专业讲解员,他们一定会把自己对长江文明的思考和感悟讲出来,与中外游客分享。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