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园水塘中的夏荷绿意盎然
银川园内具有地方特色的“望月亭”
成都园,屋檐上是泥塑作品“喜上眉梢”
新疆园内还原修建的“坎儿井”模型,真实再现了古时吐鲁番绿洲的生命之源
111年前,湖广总督张之洞扬手指点,划出张公堤的基本轮廓。武汉园博园所在地、倚靠在张公堤边缘的地块由此“卷入”近代中国城市进程中,在经历做城防、被污染后,又以新的姿态重现莺飞草长、生态祥和的景象。
100天后,武汉园博会将盛装开幕,武汉园博园实现了城市生态格局的再造,给原金口垃圾场周边环境、城市生态、市民生活方式带来多重改变。
改变周边环境:
本月3户“被臭跑”人家欲回迁
在武汉园博园北入口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登顶后就迎来一片开阔的空间,海拔47米高的荆山便呈现于记者眼前。即使仍在建设之中,荆山也早已粗具雏形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成片的树木,感受迎面而来的自然气息,但很难想象这块区域曾经让人避之不及,掩鼻而过。
市园博会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病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城市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这将直接关系周边居民生活品质。园博组委会入场之时,张公堤堤顶仅是一条交通辅道,金口垃圾场封场8年依旧让人不敢靠近,连接金银湖的银湖水质是劣五类。园区周边多是还建房,小作坊遍布,周边环境很差。
常安佳苑居民张女士称,过去金口垃圾场附近小区入住率不到三成,有些老邻居受不了垃圾场气味难闻,蚊虫太多,纷纷搬走了。自从园博会选址消息见报后,不少老邻居三天两头跑回来看园博园的进展,这个月,已有3户居民表示准备迁回。
记者走访发现,武汉园博园周边稍早前建起来的廉租房、还建房,70%以上居住的是中低收入人群。孙先生2004年在附近买了房子,由于垃圾味道太大,一直空着,“特别是一到夏天,出门都要戴口罩”。直到垃圾场关闭才搬过来,但附近有很多垃圾,还是感觉不舒服。“听到垃圾场改造的消息兴奋了好久,简直像中了彩票一样,这回我家后面也有个大花园了。”
弥补生态裂痕:
两座桥使府河绿楔连为一片
本届园博会选址位于张公堤和三环线绿化带两地,过去三环线割裂了府河绿楔,园博园的修建让武汉府河绿楔得以连成一片。
武汉园博会规划设计部副部长杨念东称,生态修复是采取在园博园区修建两座宽度分别为220米、30米的桥梁。这两座桥与普通桥的不同点在于,桥上遍布绿色植物和荆山上流下的花溪,同时跨越三环线,巧妙地连接南北两个园区,将整个园区融为一体。
生态桥对园区的水循环系统将起到最大作用,荆山的水将经过生态桥流向北区的楚河,在楚河得以净化后,再通过泵站引向荆山,这一来一回,园区内的水质可以由5类水达到3类水,达到人可以接触的标准。
武汉园博会指挥部负责人称,生态回归的理念渗透在整个园区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其对水循环系统的构建,还是“海绵城市”理念的践行,亦或是废旧材料的重新利用,均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生态回归的需要。
改变生态格局:
梁思成的生态理念在汉成现实
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于2012年3月开始修建,在此之前记者曾全程走访。3年前,清末修建的张公堤已基本废弃,遇风起土,形成灰带,多数地段是待开发的城乡接合部,脏乱严重。
如今再到张公堤,已完全不一样。漫步张公堤,尽享绿树、花香和湖景。从三金潭到姑李路,张公堤原本断开的闸口处由天桥相连,6米宽的堤顶视野开阔,湖面吹来的微风,捎着阵阵清香,让人倍感神清气爽。
张公堤绿道连接长江至汉江,在汉口圈起一个花环,“过去张公堤的生态、交通、历史问题,曾引发激烈的存废之争,如今张公堤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样本。”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工程师、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设计团队重要成员魏荣刚称,当年梁思成先生力阻拆除北京城墙时,反对者问:留着干什么?梁先生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设想:在城墙顶改造出一个环形城市花园。如今梁先生的设想在武汉成了现实,园博会作为张公堤沿线最亮眼的园林,将产生深远影响。
重构生活方式:
园博让市民享绿色慢生活
园博会的建设不仅在园博园场地内,也辐射到周边小区。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绿色园博”真正走进社区,为周边居民创造着更多的绿色福利。
作为绿色园博项目之一的“最美阳台”参与者,童安胜称,园博会让他们邻里关系都改善了。原来,喜欢种花种草的童安胜4年前买了一个顶层住宅后,就开始筹划绿化楼顶。刚开始邻居们都不支持这个想法,认为毕竟是公共地方,就算是养花养草,也是侵占公共空间。正逢武汉建设园博会,提倡将绿色带到家门口,童先生拿着报纸上的介绍,一家家说明,并给每个邻居配一把钥匙,让大家可以自由出入,随意种花养草,如此就成了大家的园子,渐渐地邻居们离不开这个美丽花园了,成了“护绿使者”。
市园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称,园博会唤起更多人关注绿色生活,远离喧嚣城市,亲绿、爱绿、享绿,目前武昌环东湖绿道、汉口“两江一堤”环形绿道系统、汉阳地区月湖-墨水湖绿道等相继建成,这里成了市民平日跑步、骑行的聚集地,人们在这里重新体会了安静、绿色的休闲生活方式。
编者按
造园,不是简单种花种树,也不是园林手法的炫技,武汉造园博园实际是社会生态再造,对城市生态格局的再造。
再造城市废弃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挑战。武汉造园,解决环境污染、生态割裂带来的系列城市病问题,这一全新理念得到了国内和国际园林界认可。
造园也会给市民生活带来焕然一新的变化。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