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5专题 > 武汉园博会 > 园博资讯 > 园博新闻

揭秘园博园看不见的“世界”

2015-06-17 14:27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长江日报)园博园北入口,拾级而上,登顶后眼前豁然开朗,15米高的“荆山”已雏形初显,山上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很难想象这座“荆山”是在金口垃圾场原址上修复而成。

  运行16年的金口垃圾场,地下已积攒大约500多万立方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是如何在短短3年内,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如今“荆山”绿树掩盖下的地块,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修复和变化?昨日,记者探访揭秘。

  在百万吨发酵垃圾上施工

  如同脚踩巨型“炸药桶”

  2013年,园博园建设者首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内心忐忑——16年间,这片土地下约500多万立方米、百万吨的生活垃圾,不断发酵,产生大量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甲烷在浓度位于5%—15%区间时会发生爆炸,甲烷浓度超过15%时则会燃烧,一旦爆炸引发大火,后果不堪设想。在这里施工,无疑是脚下踩着一个巨型的火药桶,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市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建设部部长董冲回忆,当时只要接近垃圾场的区域,就严令禁止使用明火,即便想躲在车里抽根烟,都不被允许。

  此外,垃圾还能产生渗滤液,此类废水包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下渗后会污染地下水,外泄则污染地表径流或土壤。而且,垃圾中各类物质降解所需时间不同,堆积时间过长后,就会形成淤泥状的物质,中间裹挟着塑料袋、布块和玻璃等,形成难以处理的废渣。

  为免二次污染

  先后否决挖、筛、烧三种方案

  采用何种方式可安全、清洁、高效地处理地下垃圾?园博园建设必须攻关第一大难关。各方专家开动脑筋,先后提出挖、筛、烧等方案。

  所谓“挖”,就是将所有垃圾挖出运走,回填新鲜干净土壤。但它很快被否决。原因很简单:将垃圾挖出,仍需要新填埋场消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在运送垃圾的过程中还将产生二次污染,不可避免产生恶臭,并存在甲烷爆炸的危险,无疑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过大。与之类似,筛选垃圾的建议也因无法解决恶臭和安全问题而被否决。

  也有人想到,将挖出的垃圾焚烧。市园博会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专家对此进行了论证。“焚烧法对新鲜垃圾比较适合,而这些垃圾是一二十年积攒下来的,有的已开始降解,如果拿去焚烧,可能100吨进去,80吨废渣出来,基本上烧不掉多少分量,可谓事倍功半。”

  增氧抽排安抚地下“活跃分子”

  像“包饺子”一样包住“稳定分子”

  最终,在中科院院士和有关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园博园对地下的垃圾采取了好氧修复、封场治理的综合处理技术,利用垃圾堆体构造自然景观,实现生态治理和景观营造的巧妙统一。

  针对不稳定区域,采用好氧技术。即用鼓风机把空气注入垃圾堆体中,让地下的垃圾再度处于有氧状态,从而加速垃圾的降解速度。降解过程中,垃圾不再排出无氧状态下产生的甲烷等有毒物质,只产生二氧化碳等,只需把这类气体抽出排放掉即可。

  “好氧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加速垃圾的反应,使其更加稳定安全,高效利用。”相关负责人说。好氧修复初期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恶臭类气体成分,在处理初期对其收集,并进行除臭处理。

  稳定区域采取封场治理。通过建设覆盖层,将垃圾像包饺子一样包裹起来。覆盖层包括4个部分,从里向外分别为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和植被层,包括土工材料、防渗膜等,地面覆土植树。因此,市民从地面上看,只见绿地和树林。但实际上,垃圾体产生的甲烷等,通过集气站收集后过滤、脱硫,采用热风氧化或火炬燃烧等方式处理。

  编者按

  从金口垃圾场、棚户区到拥有各式苗木48000多株、“荆山”、“楚水”南北相望的生态景区,园博园是如何变出这样的“魔术”。

  漫步园中,很难注意到每棵大树旁,都埋设了一根用于监测树根积水情况的暗管;也难以想象,“荆山”之下,昔日的垃圾如同包饺子般被牢牢锁定于地下;更难以想象,从武钢拆除的烟囱粘土砖,竟在园中铺出了一条红黑黄三色“怀旧”路,旧物得到了艺术化利用。

  种树设暗管“点对点”灌溉

  护养精细到每个树根

  

 

  园内葱葱的植被记者郭良朔 摄

  整个园博园里有350多种植物,其中各式苗木48000多株,仅胸径超过12厘米的乔木就有36000多株,如何保证这些树木生根成活,相关技术人员和建设者们用上了“尖板眼”——树根旁设置暗管,监测树根积水。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园博园内的每棵大树旁,都埋设了一根暗管,它直通树木根部,可及时监控树木生长情况。技术人员通过它,可清晰了解树木根部的存水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树木灌溉。

  “设计这个暗管,就是为了准确控制我们的灌溉用水。通过对管内水位的测量,技术人员就可以掌握树木根部的积水情况,不适应根部积水的树木,我们就将多余的水抽出来,反之就通过暗管注水。”分管绿化工程的市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建设部副部长冯启国说。

  为了让树根尽快扎下,与园内水土相适应,技术人员还发明了一种混合土,并以此打底,铺设在挖好的树坑中。通过调节混合土的配比,控制其含水量,配合暗管设施,对根部水量进行调节。这种混合土由泥炭土、河沙和肥沃的种植土混合而成,有利于改善土壤状况,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利于植物生长。

  据悉,园博园内的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治理适地适树,苗木主要来自省内的荆州、京山、随州等地,以及江苏、江西、浙江和湖南等省。这些地方气候特点与武汉接近或类似,树木的适应性相对较好。

 园内采用武钢废旧砖块制作的道路

 

  铺出红黑黄“怀旧”路

  近年来,随着武钢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少烟囱被拆除,由此产生大量粘土砖。它们被运至园博园内,充当起铺设地面的地砖。

  记者探访发现,这些砖头因为长时间烟熏火燎,表面出现红、黑、黄三色相间的状况,铺在地面上,具有一种天然的怀旧色彩。这部分砖头与园区南部的汉口小镇相得益彰,能让人产生浓烈的时空穿越感。

  此外,园博园内还大量运用废弃的铁路枕木,切割成片后,铺设在园区地面上。建筑工地打桩后留下的混凝土桩基,通过艺术加工,打造成水泥版“莲藕”,既符合湖北鱼米之乡、盛产莲藕的实际,又给园内添景,可谓一箭双雕。

  同时,国际园中德国园的设计,参照与武汉结为友好城市的德国杜伊斯堡钢厂,运用了风机、管道、烟囱、钢管等元素,这种粗细管线的刚性结构,体现了大工业的磅礴气势,也体现了德国人的严谨细致。

  而园中代表工业遗迹的旧管道、旧铁轨,设计师决定从武钢中寻找,有些甚至可能是锈蚀的工业旧物,用绿色植物“软化、包裹”原有材质的冰冷,希望利用红花绿篱与钢铁管线的组合,擦出惊喜的火花,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微缩古云梦泽“高山流水”之韵

  水系爬山入湖循环往复

  

 

  (本版撰文 记者张晟 通讯员赵旋 邓鹏飞)

  园内的水系记者郭良朔 摄

  在园区,与山遥之相望的是南边的水体。设计时利用园区的先天资源——水凼,从园区旁金银湖下银湖中调水,爬上“山”形成高山流水,水如涓涓细流,顺势而下,汇聚园区南边的湖汊中,湖水再循环到山体及园区。水源远流长,犹如迷你版的古云梦泽,微缩出江汉平原的水体特色。

  而湖水净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源头控制,水量水质问题就地解决,不把问题带入周边,避免增加下游压力。为保证园区水质,将南部水体由潜水泵提升至园区制高点荆山山腰,再由峰顶向西南蜿蜒流下,形成“高山流水”景观,汇入楚水景区。

  相关负责人说,屋顶雨水收集设施主要集中在国际园林艺术中心的屋面,其渗透的雨水,通过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生态树池等净化处理后,用于周边区域绿化灌溉、场地冲洗、洗车用水和冲厕用水等。

 

  湖水利用方面,沈阳园堪称典范。它位于园博园南区、楚水景区西侧,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方案设计采用历史文化与生态植物融合,力求展现沈阳悠久的历史文化。该园以经典建筑(沈阳大政殿剪纸)、乾隆御笔的经典雕塑、经典诗词《盛京赋》为景观线,体现沈阳的唯一性。园中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引用楚水为生态植物灌溉。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