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红军音乐家”莎莱江葬

2015-03-17 16:20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2014年5月23日上午,著名文艺家、中国音乐界“最后一位红军音乐家”莎莱的骨灰按照其生前遗嘱撒入长江,莎莱生前好友、亲属、单位同事到场哀悼,武汉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吕兵致悼词。莎莱逝世后,其亲属按照其生前“生前不争利,死后不占地”的遗嘱,为其举行江葬。游轮在两江交汇处时,家属洒下了鲜花和骨灰,至此这位曾经的“战地百灵”,长眠于长江。

    5月23日上午11时许,在龙王庙游船码头上的游轮上,大厅里洁白的花圈簇拥成花墙,莎莱的遗像端挂在大厅的中央,骨灰盒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告别室没有哀乐声,而是播放着莎莱谱写的名曲《纺棉花》。
  在干净悠远、朗朗上口的旋律中,武汉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吕兵向在座的来宾介绍了莎莱生平简历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高度赞扬了莎莱同志的革命情操,称她为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老红军、著名文艺家。
  原武汉市文联老干部蓝厚祥献诗一首,用“永远闪光的旋律”来讴歌莎莱战斗和歌唱的一生。莎莱逝世后,其亲属按照其生前“生前不争利,死后不占地”的遗嘱,为其举行江葬。游轮在两江交汇处时,家属洒下了鲜花和骨灰,至此这位曾经的“战地百灵”,长眠于长江。

  生平简历
    莎莱(1923~2014.02.18), 女,原名李如琳,祖籍河北,1923年生于安徽蚌埠。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老红军,着名文艺家,武汉市文联原主席、党组书记,全国第二至第五次文代会代表。1939年调鲁艺音乐系,师承冼星海等,鲁艺首演《黄河大合唱》时,担任《黄河怨》女高音独唱。毕业后留院工作。解放战争中演《白毛女》中的喜儿。创作作品有女声合唱《纺棉花》(骆文词),入选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声乐教材及我国小学音乐课材。合唱《歌唱井冈山》被选入我国中学教材,日共《赤旗报》译日文刊登。主创大型歌舞诗乐《九歌·屈原》音乐,获文化部“文华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等。在部队立功。歌剧《兵》(与海默、程云合作)的创作与演出获冀察热辽军区甲等功等。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