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马路积水硬伤“海绵体”让城市绿起来

2015-07-21 14:33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绿岛之海绵城市 )为破除汛期一来“逢雨必涝”魔咒,各省市纷纷掀起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让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吸收、存蓄;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排水防涝能力。

\

  终结马路积水硬伤 “海绵体”让城市绿起来

  进入汛期以来,全国已有多个城市遭遇暴雨袭击,上海、南京、郑州等多个大中城市均开启“看海模式”:小区被淹、道路积水、交通阻滞、居民受困。

  不少网民指出,汛期一来,“逢雨必涝”,其应对之策,已不简单是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而是建一座像海绵一样会吸水的城市。但不必急于求成,更不能做劳民伤财、徒劳无功的表面文章,而是要总体规划、分布实施。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不用以前下水道等“灰色设施”。

  建设海绵城市,首当其冲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综合利用各种工程技术手段,“渗、滞、蓄、净、用、排”,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

  原有的“海绵体”要有效保护。过去,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绿地应充分“沉下去”。

  想象一下,建筑的屋顶采取绿化处理,建设雨水收集、过滤系统,小区的地面采用透水铺装,并加建雨水塘、雨水收集池等设施……这样的海绵城市是不是感觉很美好?让城市“绿”起来,重庆市有这样打算,建筑屋顶采取绿化处理,建设雨水收集、过滤系统,小区的地面将采用透水铺装,并加建雨水塘、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城市道路除了要在人行道铺装透水砖,还将在绿化带建下凹式植草沟以及雨水花园,减缓雨水下渗速度的同时收集排放不急的雨水;对于更大范围的城市绿地、广场公园,从景观绿化、苗木栽种,到地面铺装等方方面面都将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责编:齐云

 
/> />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