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

2015-10-15 15:13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城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和螃蟹甲之间,随两山并行成东西走向。

  早先,昙华林的街名只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这个街名的覆盖面便沿袭至今。

  现在通常所说的昙华林一带,具体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甲的两山在内,全长约1.2公里的狭长地带。

  花园山北坡的太平试馆地名,让人联想到明清时期各县乡的秀才下榻于此,苦心准备,届时前往附近贡院应考的场景。

  现在的昙华林小学,是清朝负责地方军事的武昌卫衙门遗址,进入民国后的1913年,在该遗址上办起了湖北女子职业中学。

  武昌卫的附属设施还有当年专门管理马匹的马道衙门,就设在武昌卫的右侧,由此留下的马道门这个地名现在仍在使用。

  在武昌卫的正南面,当年设有负责提调兵器并以戈甲命名的营盘,后来形成戈甲营的地名也沿用至今。

  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了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这里的人口相对稠密,学校和宗教场所比较多,名人住宅也较多,直至今天,百年老宅随处可见。

  之所以称昙华林为一部“活的”近代史书,是相对于印成铅字的历史书而言:一条普普通通长仅数千米的街区,集中了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老建筑,有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公寓、老花园、老领事馆、老城墙……

  让人惊讶、激动的,不止是这些房子之老,而在于这些老房子所蕴含的历史内容:

  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此,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

  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

  武汉人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讲;

  南昌起义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会谈;

  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全国的“文化首都”;

  还有林立的教堂,早期的医院,异域风情的西洋小楼,独具特色的江夏民居,阅尽沧桑的武昌老城墙……

  难得的是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有些还显示出相当优良的建筑品质。

  它们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内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资源如此丰富又集中,这不仅为武汉其它城区所没有,在全国也属罕见。

  林立的的宗教建筑,弥漫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标示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对于“昙华林”街名的来历,“昙华”二字据说是印度梵文的译音,而“林”应该是“居士林”的简称,郭沫若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提过这一街名可能与佛教有关,遗憾的是他生前没有就此再作进一步的考证。

  而事实上,在这一片不大的街区内,曾经林立着中外各个流派的宗教建筑,其建筑形式之精美,文化内涵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据史料记载,武汉市著名的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正觉律寺,规模宏大,就在今天的花园山南麓。而在城山(今螃蟹甲)脚下,还有六通寺、城隍庙、灵瑞道院等佛、道教活动场所。

  灵瑞道院中供奉刘备、关羽和张飞的三义殿很有名气,由于这三位神明是忠义的化身,所以很受当地军民的崇敬,为此这里留下了三义村地名

  

 

  嘉诺撒小教堂

  自近代汉口开埠后,美国圣公会、英国伦敦会、瑞典行道会、意大利圣方济各会等各国势力强大的宗教组织,都曾选择这里修建教堂,传布教义。如今,这其中的有些教堂仍在发挥功能,有些教堂则遗迹犹在。

  从戈甲营44号的小铁门进去,有一座基督教崇真堂,这是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主持兴建的,它是产生在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堂。

  崇真堂1924年维修改造后保存至今,为单层拉丁十字形的哥特式建筑,已经有138年的历史了。自2000年恢复使用后,周围居民经常听到优美的钢琴与和唱声从这里传出。

  穿过昙华林街一个完全中式的门牌坊,令人倍感诧异地看到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这就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于1890年建在武昌的传教基地。

  现在的这个大院,仍然保存着当年的大门楼、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用房等,以及瑞典人早年开办的真理中学老斋舍。大院中除了基督教真理堂被拆外,其主要建筑基本上保存完好。

  武昌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外国领事馆——瑞典领事馆也依然得以保存。

  

 

  瑞典教区的中式门楼

  在湖北中医学院内,有一幢希腊神庙式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于1871年在这里兴建的圣诞堂,一百多年过去了,“圣诞堂”三个字虽然早已被新的颜色掩盖,但讲究独特的建筑风格仍然让人眼前一亮。据学校老师介绍,许多美国人专程找到这里,说像这样建筑风格和质量的教堂,在美国也不多见。

  在花园山上,至今还保存有四座西式建筑:一是1928年由武昌主教艾原道创设的育婴堂大楼;二是1880年主教江成德设计修建的主教公署大楼;三是1891年建成的花园山天主堂,教内称为圣家堂,据说它与汉口上海路的天主堂为姐妹堂;四是1888年天主教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建的一座小教堂。

  当我们在初春的寒雨中寻找这些或气派、或别致,或改作它用、或依然传教,或荒废闲置的宗教建筑时,当年教堂的钟声仿佛带着湿漉漉的雨丝扑面而来,那些曾在昙华林这条幽深的巷子中穿行的神父、牧师和修女们的身影,依稀在眼前飘过。

  他们不仅带来了这一街区一时之间宗教活动的繁荣,也同时将近代国际上先进的教育、自由的思想、科学的知识等一起带给了昙华林,带给了武汉,并由此传遍湖北甚致全中国。

  正如历史学家周积民教授所评价,“他们虽然是西方殖民侵略、宗教侵略的十字军,却因历史的错位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同道者和参与者。”

  众多的学校、完整的近代早期医院,

  记录着一部近现代教育卫生史

  正是因为众多的外国教堂,昙华林一带学校也特别多,因为大多数教堂都开办了附属的学校。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文华书院。

  在今昙华林东头的湖北中医学院所在地,就是原基督教美国圣公会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它是外国教会在武汉最早开办的学校。1903年,文华书院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三部,1909年正式成立文华大学及附设文华中学。1924年,在文华大学的基础上,这里建成了华中大学,文华中学单独建制。1952年院系调整后,华中大学成为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文华中学迁到粮道街演变为武汉市第33中学。

  就是在文华书院的老校园中,著名的美国友人韦棣华女士,在这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韦棣华女士曾被民国第二任总统黎元洪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她身居昙华林31年直至逝世,终生致力于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901年她在文华校园办起了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到1910年被扩建为得规模宏大,定名为“文化公书林”,意即为民众化之公开图书馆(遗憾的是20世纪90年代,文华公书林被拆掉)。韦棣华女士还于1920年3月在昙华林的文化校园创办了中国的第一所图书馆专业学校,校址设在花园山南麓的“圣约瑟学堂”旧址上。韦棣华女士在这里最早培养的两个学生,裘开明先生成为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东亚图书馆先驱和华美图书馆学家,沈祖荣先生被海内外共誉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

  戈甲营的基督教崇真堂原附设一座易学堂,大门开在昙华林,解放后改作住宅,书写着男学堂的门楣于前几年拆毁。瑞典教区所办的真理中学和真理小学,中学的老斋舍现在仍在,小学建筑先后被拆,现在旧址上是得胜桥小学。1897年,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富士德女士在昙华林仁济医院的边上,创办了懿训书院。1922年该校迁至汉阳东门,改为懿训女子中学。1931年又迁至汉口,后演变为武汉市第21中学。

  昙华林东头南侧的武汉市第14中学校园,原是湖广总督林则徐兴建的丰备仓遗址。1903年,张之洞在这里兴办了东路高等小学堂。1906年,湖北军医学堂在这里创办。1907年,湖北工业中学堂也办在了这里。1904年,第二普通中学堂在东路小学堂的旧址上创办,辛亥首义后的1912年,该校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一中学,这所学校就是现在第14中学的前身。由张之洞在这里创办的东路小学堂,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发端。

  除了学校,国外教会组织还在这里创办了近代早期医院。现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即是原基督教英国伦敦会所办的仁济医院和意大利圣方济各会所办的圣约瑟医院合并而成,当初合并时称为湖北医院,是全湖北规模最大、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现在修建于1895年的老仁济医院虽然因住户拥挤、年久失修而显得岌岌可危,但整个医院建筑群却保存完整,是武汉乃至在全国都少见的近代早期医院建筑群。在仁济医院之前,1878年,这里同时创办了武昌仁济男医院和武昌仁济护校,1880年,武昌仁济女医院也在这里创办。

  辛亥名人故居、近现代革命遗址星罗棋布,

  历史风云恍如昨日,前辈足迹历历在目

  

 

  昙华林32号 刘公馆

  老武昌城曾是两湖地区(湖北、湖南)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昙华林一带更是各派宗教和教育的集中之地,在这样一块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的街区,近现代革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自然发生在这里。

  昙华林一带是辛亥革命的摇篮之一。今昙华林小学隔壁曾是熊十力先生创办的反清革命团体“黄冈军学社”的遗址,花园山南麓有革命先驱吴禄贞先生领导的“花园山聚会”遗址和刘静庵先生领导的日知会旧址。据初步考证,昙华林32号早年曾是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正卫街的公馆,就在这幢老房子里,刘公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成功地设计制作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

  20世纪初期在参加文华校园中的圣诞堂(今湖北中医学院内)教堂活动的人士中,有一大批是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他们中有支持中国革命的吴德施主教,有革命先烈刘静庵,还有辛亥革命的名人如黄吉亭、胡兰亭、余日章、韦卓民、张纯一、周苍柏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军歌也产生在这座校园内。

  在今花园山南麓的“圣约瑟学堂”旧址上,是1906年刘静庵领导的反清革命团体日知会的所在地。现在,日知会当年的大门、水井和韦棣华女士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图书馆专业学校的老校舍都还保留完好。南昌起义前夕,贺龙的军部曾设于此,周恩来代表共产党与贺龙在这里进行了历史性会谈后,贺龙遂率部到南昌,与周恩来一起发动了南昌起义。“文革”结束后,贺龙的夫人及子女曾到这里凭吊,并说,这里是贺龙革命生涯的重大转折点。

  昙华林的文华老校园还是陈独秀在武汉最早传播共产主义革命火种的地方。1920年2月4日,陈独秀应文华大学聘请,从南京到武汉,下榻在文华大学文学院,第二天他在公书林礼堂发表演讲,题目是《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第三天,陈独秀又在同一地点作了《知识教育和感情教育问题》的演讲。值得庆幸的是,文华大学文学院的两栋老房子至今保存完好。

  在武汉市第14中学校园中遗存有一幢民国早期建的小楼,该楼为前廊侧梯两层砖木结构,1938年曾被用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机关的办公场所,现为市级文保单位。就是这幢小楼,见证了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也见证了以郭沫若、阳翰笙、胡愈之、田汉、洪深、冼星海等为首的全国文化界名流云集于此团结抗战的历史。

  如今,昙华林一带还保留有几处辛亥名人故居的痕迹。昙华林141号大院中,从东头算起,一是邵伯昌的老房子(可惜这排房子去年被毁),二是徐源泉公馆,三是夏斗寅公馆。

  仁济医院旧址的两边,曾是老同盟会员陈时先生的故居,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名人又是著名的教育家,陈时先生1912年5月13日在武昌粮道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他的故居前些年被改成了小工厂。

  在昙华林小学的背后,号称“湖北三怪”之一的辛亥名人石瑛先生的公馆主楼于去年底被拆掉一部分,在有关部门的抢救下,现已停止拆毁并将得以修复。当年董必武和陶铸同志就是在这座院子里,与石瑛先生一起商订了国共两党开办汤池训练班的事宜。

  从昙华林走出去的革命前辈,曾在这里慷慨激昂,曾在这里精心谋划,也曾在这里定居生活。他们的名字,个个让今人仰慕,个个令史册生辉,然而,他们曾经革命工作和生活居住的场所,却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

  当我们看到那些被拆到一半的房屋在几棵长满青苔的大树后荒凉至今,一时之间不敢回想当初他们的时代他们的经历,这个时刻的回想让我们的心情一下子沉重如铅,天空中飘洒的雨丝就像是历史的眼泪。

  发现

  在昙华林一带至今还保存了两座江夏民居。一是昙华林81号,一是戈甲营76号。这两座民居的年龄都在百年以上,粉壁、黛瓦、灌土墙、小天井以及木构屋顶,这些构成江夏民居独特的建筑符号。

  在依稀是八仙过海彩绘的门楣下,当我们推开昙华林81号那扇古老的木门,想像一个多世纪里多少人的手曾在这里停留过,仿佛推动了一个多世纪的光阴。像昙华林保存的这样古老的江夏民居,如今在整个武汉市也难以寻找了。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昙华林三义村石瑛故居的院子里,我们居然还找寻到一段武昌老城墙的墙基。

  据史料载,老武昌城东北两城门历来为军事要塞,修建得尤其高大坚固。著名的“太平天国军三出三进武昌城”、叶挺率领的北伐军苦战40天攻破武昌城等历史事件,都让这段老武昌城墙仅存的红砂石墙基显得格外凝重和坚实。

  从这段几乎被人们遗弃的老城墙基,我们仿佛看见千百年来曾在这里上演过的历史风云,武昌在历史上的军事要镇和交通要镇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