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借脑”请能人 “第一书记”让乡村变了模样

2015-02-06 07:55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第一书记、发展顾问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侏儒山街马赛村发展顾问徐国茂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武汉晚报)昨天,蔡甸区在“全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发展顾问)迎春座谈会”上表彰的50名优秀村“第一书记”(发展顾问),为“三农”问题的破局,找到了一条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2013年,该区创新启动“向外借智”(选聘村“第一书记”、发展顾问)的行政村有288个,以引领农村经济发展。

  二年来,受聘的村“第一书记”和村“发展顾问”不负家乡父老的重托,将乡村推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当地村民因此将“第一书记”(发展顾问)誉为“引领幸福的人”。

  一个项目改变全村命运

  “谁也没想到,‘第一书记’高建华到任才两年,高新村的命运就发生了质变。”昨天,永安街高新村党支部书记高国平说。

  今年61岁的高建华,是供职于国家电网湖北招标公司的党员干部,也是从高新村走出去的能人。2013年,高建华授任该村“第一书记”。

  土生土长的高建华,是拿着调研后的规划来任职的。规划分三个部分,一是改变村容村貌,硬化灌溉沟渠;二是平整500亩土地,引入湖北菱湖尚品洪山菜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政府指定保护的“洪山菜薹”基地,并建设净菜加工厂。三是用迁村腾地,整村推进的战略打造观光农业村。

  通过引资,高新村不仅村容村貌、灌溉沟渠得到了改造,而且“洪山菜薹”基地中出产的产品也已热销全国,其中净菜加工厂的产品已占武汉市场的60%。

  如今,高新村村民除了可从流转土地中获得收益,还可以在引资的企业中打工挣取每月数千元的工资,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增2000元至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达200多万元。

  “高新村的改变,仅仅是个起步。”昨天,村“第一书记”高建华对武汉晚报记者说,高新村的远景目标是,在小奓湖两岸建起一个以徽派建筑为主体的农业观光旅游村。

  省城干部回家当“第一书记”

  “能在老家担任大队党支部‘第一书记’,这比授予我一个劳动模范称号还要高兴。”现任省发改委战略规划办公室调研员谢成说。

  谢成是两年前授任桐湖办事处香炉山大队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当时,当他得知要到家乡任大队“第一书记”时,他的高兴劲不亚于获得了一个劳动模范的称号。虽然自己现在没再从事党务工作,但他在部队也做了十几年的党务工作。现在能为家乡出谋划策是他求之不得的。他说,他虽然掏不出钱,但他可以掏思想、掏人脉。

  经过与大队两委的反复调研论证,他们决定以家乡湿地为载体引入资本,将湖北示范村——谷城县堰河村的成功范例复制到香炉山大队,以实现“资源变资本、湖区变景区、村民变股民、产品变商品”的蓝图。

  谢成认为,解决“三农”问题,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在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下,建立农村经济组织,并使之成为市场主体,完善农民对土地的发言权。他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到任二年,虽然实质性工作才起步,而且未来还会面临诸多的困难,但让我高兴的是,‘种植’思想复制成功案例的思路得到村民和专家的认同。”谢成说。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