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志愿行为微不足道"

2015-04-24 09:11 我要评论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

    人大学子︓民间队伍为何能量巨大 

    救援队员︓我们很草根但是很专业

  昨日13时50分许,活动尚未开始,记者手中的《长江救援志愿队报道集》成为“抢手货”。

  “长江救援志愿队这样一支草根队伍,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这样的民间队伍怎样才能保证持续健康发展?”活动伊始,该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生李辉提问。

  “我们的确是一支草根队伍,甚至在两江四岸坚守多年连武汉都少有人知道,但我们有一颗‘高端’的心,专业化、制度化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周汉明一语既出,台下掌声四起。

  对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大四学生曹源翼来说,对长江救援志愿队的陌生感似乎比其他同学少得多。担任本场活动的主持人,曹源翼已提前熟悉过长江救援志愿队的资料,“拿命搏命”、“以生命为志愿”等句子或词语不断在他心中回响。随着同学们一个又一个问题得到志愿队员的解答,“我越来越明白了那些句子或词语的真正含义,自己内心的敬佩也不断加深。”

  当队长俞关荣介绍长江救援志愿队设有秘书组、宣传部、财务部、后勤部、培训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协调并进、相辅相成时,曹源翼脱口而出:“想不到,长江救援志愿队组织结构如此完备!”

  长江救援志愿队成立时面对哪些困难?该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张祖浩的提问,让郝振海陷入沉思。

  “4年前,长江救援志愿队酝酿建队时,我曾犹豫是否加入。俞队长拿出一份20页的《水上救援队项目报告书》,大家当即吃下定心丸。”他感慨,如今这份报告书中许多设想已变为现实,比如定时定点值守、与民警联动、常规化救援培训等。

  “在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们身上,我看到了‘草根’与‘专业’的融合。”曹源翼说,谈起志愿,人们常常将其与自愿、非专业这些词联系在一起,长江救援志愿队这个民间自发形成的志愿团体打破了这一思维定式,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远,令人钦佩。

  人大学子︓我们的志愿行为微不足道

  救援队员︓志愿服务者既平凡又伟大

  “这一群跟我爷爷年纪相当的人,却一直保持着非常积极的心态,他们把志愿当作自己的事业,用心学习,认真完成,以最大的专注投入。”该校哲学系大一女生韩悦是哈尔滨人,幼年时曾意外坠入松花江,被一位陌生人救起。她说,“救援队员们可以不求回报,但被救者应该心存感激,并将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日语系女生郑雨奇昨日坐在教室第二排走道边,当俞关荣第一次走到讲台边,胸前国旗那一抹红,瞬间让郑雨奇“心中一颤”。

  郑雨奇说起自己高三时班主任说过的一句鼓励的话:“考前每天做一点小小的好事,也许就是为你们的考试攒人品。”在紧张的备考期间,她每天坚持做卫生,或是向失眠的同学传授速睡诀窍,高考果然取得了好成绩。

  郑雨奇说,现在想想,老师所说的其实是一种调节心态的方式。“救援队员张仁锰说,救人不图回报,只图心安,何尝不是一种调节心态的方式?”

  “志愿者的牺牲有很多种,除了生命,还有时间、精力和金钱。”郑雨奇说,作为学生,自己只能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从事志愿服务。“去年第一次和同学一起去献血,得知是O型血后我特别庆幸,因为自己的血可以帮助到更多不同血型的人。”

  前年7月,该校伦理学专业学生乔珂顶着烈日,在大学生网球公开赛上做志愿辅助裁判,15天里双手手臂被晒掉两层皮。然而,看到比赛顺利落幕,他心里升起一种无法言说的满足感。

  “我们的志愿服务其实都很平凡,与长江救援志愿队相比微不足道。”乔珂走到前台,向志愿队员们深深鞠下一个九十度的躬。

  “所有的志愿行动都是一样,只是分工不同,所有的志愿者也都一样,无论老幼,只要心存一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初心,我们就是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我们就既平凡又伟大。”说完,俞关荣向在座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深深鞠躬,如雷的掌声再次响起。

责编:彭莹羿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娱乐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