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高

2014-09-19 15:0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王治高,男,1970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在读博士,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先后在武汉市挽月中学、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担任校长职务。这位在校长岗位上奋斗了近16年的青年老校长,凭着对教育发展理性的追求,对学校管理睿智的实践,以其先进科学的办学和管理理念,勇于创新,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在学习引领、文化引领、组织引领、人格引领方面表现突出,他“教育因欣赏而美丽”的教育理念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端正,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在全市起示范作用。

  先后获得武汉市首届名校长、武汉市首届“优秀校长”、武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武汉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武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任校长以来,承担武汉市规划重点课题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获得奖励9篇,担任4部专著主编和编委。

  一、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做教育研究的执著耕耘者

  王校长是一位有着炽热教育情怀的教育管理者,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并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把学习作为自身的内在要求。先后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武汉市中学校长美国高级研修班、市委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北师大武汉导师制研修班的学习。

  这些学习研究的经历,使王校长有机会接触了教育领域的国际前沿,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国德育》、《湖北教育》、《成才》等刊物发表《差异因欣赏而精彩——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欣赏德育”实践缩略》、《特色学校建设要走出“雾里看花”》、《不断丰富的教师素质内涵》、《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设计》、《课堂教学中交往与对话的研究构想》《美国教育考察札记》等共计40余篇,二十余万字。担任《学校党建工作综论》《武汉市中小学等级评价》和《武汉市中小学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等专著编委。主持的课题《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等获得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课题《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指导研究》、《以语言本体为核心,构筑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欣赏型德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积极推进市 “十二五”重点课题《普通高中少教多学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他认真负责,策划安排整体进度,注意适时推进,分析论证、查看资料,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精益求精、力求实效。有的课题他不是负责人,但他高度关注,经常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为课题研究提供坚实保障。王校长勤于学习钻研,勇于探索实践,用行动感染和鞭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典范和骨干教师发展的标杆。

  王校长始终把打造学校科研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他实施“青桐计划”,聘请朱长华、程良焱、郭希连、鲍安玲等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他们发展;创建名师工作室,推进“中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他经常主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研科研,帮助他们修改论文稿件,老师们在他的帮助下教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不少教师个人承担了武汉市重点课题,形成了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课题研究格局,成果显著,学校荣获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市教育学会“年度十佳学会”称号。

  二、全员聘用,扁平管理,做改革创新的不懈探索者

  在王校长看来: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更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源泉。

  他高瞻远瞩,克难攻坚,带领广大教职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0年开始,他在常青一中正式主持组织实施了“全员聘用,双向选择,竞争择优,绩效考核”的全员聘用制管理机制。近4年的实践证明,王治高同志的大胆革新举措是正确的,它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活力,有效地发挥了每位教师的潜能,引导教师克服了职业倦怠,学会了自我反思,达到了自我提升。充满正能量的教师团队引领着一批批学生健康向上充满朝气地成长、成人、成才。

  王校长主持的此项改革得到了市委教育工委靳雁书记、市教育局徐定斌局长等委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市教育局2012年《教育简报》49期发表专刊,以资各单位学习借鉴:“市常青第一中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勇于探索和实践,以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在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市委教育工委靳雁书记专此批示:“全员聘用制的做法值得相关直属学校借鉴,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同时,王校长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进聘任管理工作会和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上交流推广,《长江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到校对王校长进行了专访,并于2014年01月02日第二版头条刊发,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湖南、安徽、海南等省的兄弟学校纷纷来校参观学习。此项改革获“武汉市教育改革创新”提名奖,为武汉市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王校长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永不停歇地深入思考教育管理的创新举措。他认为,要向高效、科学地搞好高中学校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年级组在教育教学中的衔接和调控作用。2012年底,他开始尝试加强年级组建设,实施学校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年级组长职责,给年级组长在指导班级管理、协调各学科教师教学、组织质量考核以及引领年级文化塑造等方面以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给它们在学习交流、教学决策、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教研文化建设等方面以更大的自主空间,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学校获“武汉市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武汉五一劳动奖状”、“武汉市民主管理五星级单位”等称号。

  三、尊重差异,变革教法,做高中课改的坚定践行者

  面对不断革新的教育形势,王校长认为,我们的教育必须号召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重新构建新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框架结构。他认真总结学校在高中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广学习,多取经,重实际,主持构建了以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目标的“6+1+1”课程体系,为学生成才搭建“立交桥”,为学校发展迎来了新机遇。该课程体系注重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统整与融合,在开设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五大类55门拓展类和综合实践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特色选修,走动管理”的特色。选修课上学生突破班级限制,教师突破学科专业限制,有专长的教师都可承担部分选修课教学任务。《长江日报》就王校长发掘教师特长开发选修课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也被评为“武汉市校本研修先进学校”。

  王校长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结合高中新课改,引导教师积极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激励教师积极进行个性化辅导、差异化教学和学习共同体建设,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校多次开展高效课堂展示活动,他坚持到场听课,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调动教师积极性。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精彩不断,“欣赏的课堂”、“开放的课堂”、“个性的课堂”、“灵动的课堂”异彩纷呈。同时,他通过与武汉教育电视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培育新闻传媒特色等多种形式,不断健全特色人才选拔和培训培养体制和机制,为体育、音乐、美术、新闻传媒特长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学校被评为市体育特色高中和艺术特色高中。

  在王校长的引领下,学校的课程改革真正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考成绩“百花齐放”,涉及文理、体育、音乐、美术、播音主持和飞行等众多专业。学校课改工作在全市课程改革检查中得到市教育局充分肯定,是唯一一所课程检查“零建议”优秀学校,学校获省教育厅授予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先进学校称号。

  王校长主持课程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北师大袁桂林教授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攻关课题《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的实验学校,使学校探索和发展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为武汉市高中课程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实践体验,欣赏育人,做学校德育的专业引领者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王校长站在更高处深思,大胆创新地提出“欣赏型德育”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将欣赏型教育理念播洒到校园每一个地方,让欣赏之花盛开在校园每一个角落。在他的管理下,学校校园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郁,师生相处融洽,学生自信好学,高考成绩屡攀新高,学生发展日趋多元,学校声誉鹊起,受到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学校教师的广泛好评。

  坚持欣赏理念,以《高中德育活动审美化改造实践研究》课题为抓手,以“实践体验育人项目”为重点,以校园文化节、社团艺术节为载体,整合社区、高校资源,形成了五大类26 门社团课程,同时从制度、课程、阵地、队伍四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王治高同志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显著成绩,让他成为了全市“有效德育”工程建设专家,引领全市德育建设。

  主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将欣赏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班级管理和操行评定之中,整体构建评价学生的标准和办法,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历练的载体。

  学校承办展示了全市首期“道德讲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和靳书记、徐局长等亲临指导,并给予高度肯定。《中国德育》记者来校对王校长进行了专访,对学校“欣赏型德育”进行了特色专刊宣传,《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德育工作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获“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先进学校”等称号。

  五、拓宽思路,中外融合,做开放办学的大胆尝试者

  学校推行英语小班化教学十余年,虽已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却苦于无法突破,再创辉煌。在学校处于这样一个瓶颈期时,王校长坚定而自信地提出了他的理念“树立国际视野,坚持开放办学,以教育国际化推动学校现代化,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在他的大力倡导和带领下,常青一中人迈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步伐,学校对外交流活动从无到有,先后迎来泰国、香港、澳门等学校师生的交流访问,同时引进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不断培植外语特色新亮点,不断寻求特色办学新路子,凸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目前,学校已与德国歌德文化中心·北京歌德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与新西兰坎特博雷(Canterbury)和林格斯(Linguis)学院、美国国际教育联盟(AAFIE)洽谈合作意向。

  王校长用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国际友人、教育同仁和广大师生们表示:“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我校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提供更多机会,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品位和档次,使我校成为我市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和窗口,让常青一中走出湖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六、加强修养,公道正派,做克己自律的廉政模范者

  作为学校行政工作负责人,王校长遵纪守法,严于律已,勤奋工作,清正廉洁。为人坦荡,处事果断,敢说敢管,敢担责任,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阳奉阴违,不明哲保身,不得过且过,遇事不推诿,办事不拖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议事讲原则,办事讲程序,坚持做到党政同心、目标同订、决策同谋、责任同担、困难同挑。坚持校务公开、校务会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工作求真务实。在干部任用上,严格坚守党的纪律,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坚持原则和程序,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任人唯才。带头履责,层层签订责任状,认真落实安全稳定综治和保密工作责任制,坚持“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学校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稳定综治和失密泄密事件。

  对工作始终满腔热情,对同志始终满怀真情。注重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关爱有特殊困难的老师,注重开源节流,勤俭办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以德立身,严格自律,身体力行,力争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切实加强个人修养,树立个人工作生活的良好形象。2012年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学校领导班子连续三年(2011、2012、2013年)被评为“好”等次。

  王治高校长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为同行所公认,为武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