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4专题 > 文明创建 > 文明创建报道汇总 > 道德模范

全国道德模范杨小玲:丈夫眼中的“拼命三姐”

2014-10-20 10:44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昨日在返汉列车上,杨小玲(右)用手机浏览当日《武汉晨报》。记者苗剑 摄

(武汉晨报)离开武汉数日,杨小玲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思乡情,昨天回汉,她连用五声“感谢”表达内心的情感:“感谢各级领导对我多年的教育和培养。感谢各大媒体对我的支持。感谢各位同仁对我多年的帮助。感谢孩子们给我的感动。感谢父母亲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理解。在我身边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迹让我学习和感动。他们的大爱、大善、大义、大忠、大孝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

  印象一:无声世界的“幸福配角”

  “压下去,对!有些疼,但坚持就是胜利。咚、咚、咚……”每天中午,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室里都会传出有节奏的鼓点,那是杨小玲在指导学生们进行基本功训练。学生们时不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你以为是练功带来的酸痛所致,可他们的脸上却泛着烂漫的笑容。

  2010年4月27日,在由本报联合主办的武汉市第二届“十大魅力教师”总决选舞台上,北京联合大学的大一学生彭青特意从北京回汉,用灵动的舞姿为亲爱的老师杨小玲加油。一袭旧衫的杨小玲默默站在角落处舞动手语,带领彭青等聋哑学生用肢体语言奏响《天籁之韵》,令现场千余观众为之动容。

  一曲舞毕,聋哑姑娘彭霖倩走上台前,用力挥动着双手深情地“高喊”:“杨老师,我们深深爱着您!”那一刻,泪水与掌声成了最具能量的回应。

  印象二:聋哑孩子的好妈妈

  从小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17岁的王丹妮是不幸的。但遇到杨小玲,喜欢舞蹈的王丹妮又是幸运的,从此她有了一位好妈妈。

  今年2月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学生都回家了,杨小玲还不能放假,有一件事让她放心不下。王丹妮的父亲经查罹患肺癌,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她承载着太多的无助与恐慌。

  2月7日上午,杨小玲和湖北省残疾人艺术团钱团长一起来到位于硚口营房村的王丹妮家中,小姑娘意外极了。躺在病榻上的父亲看见老师们来了,虽已无力招呼,眼睛里却泛出些许光彩,而泪水已经在丹妮母亲脸上泛滥。

  “如果老天爷真能显灵的话,我最大的愿望是爸爸能恢复健康,能一直跳舞给爸爸妈妈看。”丹妮噙着泪水打着手势。丹妮从小就跟着杨小玲学习舞蹈,杨老师不仅是她的老师,也是她的“杨妈妈”。每当她遇到困难时,“杨妈妈”总会给她方向与力量。

  病魔总是冷酷无情的。年后不久,丹妮的爸爸还是走了,小姑娘伤心欲绝,甚至不想上学。杨小玲带着慰问金和舞蹈团成员几次登门安抚,鼓励她坚持下去。在杨小玲的劝慰下,丹妮摆脱了爸爸离世的心理阴影,这大半年来,文化学习与舞蹈功底都有了明显进步。

  印象三:丈夫眼中的“拼命三姐”

  “古有‘拼命三郎’,今有‘拼命三姐’。”同为特教的丈夫陈双鸿比杨小玲晚一年进入市一聋校,说到妻子一副心疼又无奈的模样。2009年秋,妻子得到一个消息:市一聋校排练的舞蹈《楚风乐韵》,有机会代表全省教育系统,去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当时,离展演只有2个多月。

  当年11月29日,一个周末,陈双鸿正在办公室加班,有学生突然跑来告诉他,“杨老师的脚受伤了。”他赶到舞蹈室一看,原来妻子为了让学生从地板鼓点般的震动中感受到节奏,忘我地使劲跺脚。送往医院后,杨小玲被确诊为左脚跟腱断裂。医生告诫她:“你的跟腱就像一根长期被反复拉扯的橡皮筋,硬生生被拉断了。18天内不能出院,老老实实卧床。”

  可是,杨小玲一点都不老实,手术后第15天,提前拆线坐着轮椅赶回了学校。看着她那般模样,有的孩子跟着掉眼泪。

  印象四:家长眼里的“希望女神”

  因为杨小玲,许多家长慕名将孩子送到市一聋校。在他们看来,杨小玲仿佛就是一位“希望女神”。

  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杨小玲带领16名武汉市第一聋校的学生参与大型舞蹈《星星,你好》的表演。

  当镜头晃过朱诗蒙时,母亲罗爱珍激动地哭出声来,“20年了,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聋哑孩子能变得这么自信、阳光。是杨老师让女儿成为了我的骄傲,我们全家更有盼头了!”

责编:江春辉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