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烧烤店只从大超市买油

2014-12-03 09:39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武汉晚报(记者邵澜 通讯员潘露)在很多食客眼中,和别的烧烤店相比,江岸区后湖二路上的“健健烧烤”,很有些“亮眼”——他家的墙壁总是白净的,食材总是新鲜的,桌椅也没有油烟熏过的那种邋遢样。

  在食品监管员眼中,这家夫妻烧烤店,也显得很“特别”——丈夫负责采购,他家吃什么油,就给食客用什么油,而且油都从正规超市买,菜也是去大市场精心挑选。妻子负责主内,店里总是干干净净,食品安全等级,也从“C”升成了“B”。

  曾是路边“烧烤游击队”

  39岁的孙健和媳妇陈梦晴,8年前从安陆来到武汉谋生。没有本钱盘门店,两人就加入了路边的“烧烤游击队”。

  “一般都是晚上六七点出摊,凌晨两三点回去。”说起那段经历,陈梦晴至今记忆犹新,“2000年之前管得要松一些,后来的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了。”有一回,天下着雨,遇到检查,夫妻俩抱着食材和炉子就往小巷里跑,结果,陈梦晴不小心摔在地上,浑身是泥。

  这还不算,虽然食材新鲜,洗得很干净,价格却卖不上去,因为一旦卖贵点,别人就会拿话讥讽:“这种马路摊子,卖得比有门面的还贵些咧。”

  监管越来越严了,不少路边的烧烤摊,都被取缔了。“这个生意,估计是做不下去了。”

  2012年12月夫妻俩商量,找个门面安定下来。

  我们吃什么,食客就吃什么

  昨天,走进“健健烧烤”,家住附近的居民刘女士,正和女儿在店内吃烧烤,她主动推荐说,“不用看别的,去看看他们家的油,你就知道了。”

  厨房里,摆着“元宝”牌食用油,台账本上记录着,3天前从中百超市购买。

  正在给家人准备晚饭的陈梦晴,所使用的油,和给食客用的一样。

  刘女士说,要不是有次逛超市,遇到了陈梦晴,还不知道这家店如此“实在”。当时,她见到陈梦晴拎着一大桶油出来,感到很奇怪,就问怎么买这么多?陈梦晴解释说,食客和自家都用一种油,所以干脆买大桶的,划算些。

  听到食客表扬,孙健不好意思了,“我们家吃什么,客人们就吃什么,这很正常啊。”

  食客文先生评价说,“他家的黄瓜,烤出来是甜的,一吃就知道是价格最贵的那种。”

  小烧烤店的高配置

  小店里有个大冰柜,洗干净的食材整齐摆放在里面,冰柜内外擦得像新的一样,最容易集油烟的烧烤台面,白色瓷砖也像新装修的一样。

  店内醒目的地方挂着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上面有一个大大的“B”级。记者翻找了一下武汉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上的评级信息,发现像“健健烧烤”这样,面积20多平方米的小小烧烤店,如果不是专业的连锁店,能拿到这个食品评级的,全市也不太多。

  不仅如此,冰柜、空调买的都是全新的,为啥不买便宜的二手货?孙健的回答还是很老实:“二手的怕不制冷。”

  老实店主的“老实”账

  实在做生意,能赚钱吗?孙健的回答更老实:“这样做生意,赚得还多些。”他还当场算起了账。

  以前当马路“游击队”,平均下来,一晚上大约能卖个三四百元,遇上大风大雨,或者城管监管,就没法摆摊子,白白浪费了。

  现在搬进了门店,老食客们都愿意来,因为干净卫生,还增加了不少新食客,高峰时一个晚上能卖七八百元,关键是天天都可以营业,也不用担惊受怕,收入很稳定。

  去超市买食用油,其实一个月算下来,也多不了两百元,食客吃得放心,老顾客带来新顾客,小店的粉丝也越来越多。

  去大菜场买菜也是一个道理。

  “买便宜的菜,其实要丢的部分多,还是不划算。”拿黄瓜来说,3元一斤的没什么“丢头”,而2元一斤的,要把坏的掐掉,根本占不了多少便宜。

  最主要的是,食客们的嘴巴,那是很“刁”的。“烧烤的食材最重要,你用了差材料,别人下次就不来了。”

  正说着,上初中的儿子回来,跑进厨房说:“爸,给我烤10根肉串。”

  孙健又嘿嘿地笑了,原来,看上去憨憨地他,才是真正的“生意精”。

责编:王维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