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痴”赵苏的眼里只有“生命之托”

2014-12-05 09:17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武汉晚报)因为害怕,61岁的林家伟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开始剧烈咳嗽,瘦削的肩膀不住地抖动,身子蜷成一团,右手微微抬起:“医生,医生……”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到。

  主治医生赵苏一边轻轻拍打着老人的后背,一边俯下身,对着老人的耳朵说:“不怕,我有把握。”

  闻言,林家伟像吃了一粒定心丸,他抓着赵苏的手,点点头,安心闭上眼睛。

  这是11月21日上午8点,发生在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呼吸内科纤支镜室的一幕。担心手术失败,就在一个小时前,林家伟还想过放弃手术,直到他握住赵苏的手。

  那是一双细长但坚定有力的手。从1996年科室开展纤支镜技术以来,即使是置放支架这样简单的小手术,赵苏都会在术前握着患者的手,传递安全感。

  18年来,他这双手安抚了两万多名紧张的患者。

  “我自己曾经也是‘患者’,很了解病发时的无助。”2009年获得“中国医师奖”的赵苏年轻时得过哮喘,恢复高考时他选择了医学,特别关注呼吸道疾病,如今他是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

  “好好做医生,做一个好医生。”这是59岁的赵苏从医32年坚守的信念。

  按时吃饭是他的“奢侈”

  “生命之托”,没有什么比这4个字更重要。为了这4个字,他把患者的命看得比自己的命还宝贵。

  从8点到中午1点,手术整整做了5个小时,很成功。赵苏一下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额头上全是豆大的汗珠。

  护士谭莉想扶着赵苏去休息,赵苏不肯,他要等林家伟清醒了再走。谭莉鼻子一酸,央求他先去吃饭。可赵苏还是坚持等到林家伟过了麻醉关,又跟他的家属交代完注意事项后才放心回到办公室。

  此时已经是下午2点。大内科护士长朱江早就为他买好了盒饭,赵苏摸了摸,还温热,一阵风卷残云,5分钟就吃完了。随后,他套上白大褂,疾步赶往病房——早上因为做手术没来得及查房。他太瘦了,脸色泛黄,那是常年不按时吃饭的结果。

  “赵主任曾经得过重症胰腺炎,经不得饿。”谭莉说,长期饮食不规律极易使胰腺炎复发,而重症胰腺炎是会危及生命的。2008年大年三十,赵苏的胰腺炎就发作过,“还不是因为做手术,七八个小时滴水未进。”

  护士长朱江和赵苏合作了8年。最初,她总是劝赵苏注意身体,可他根本听不进。后来,朱江想了个办法,一到饭点就默默买好盒饭放在他桌上,提醒他该吃饭了。可这招也不管用,盒饭经常凉了又热,反复三四次。

  他在库房办公8年

  “赵主任不跟患者打交道就不自在,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呼吸内科青年医生史小武的印象中,赵苏没有节假日,每天7点准时到病房,双休到后湖院区查房,就连春节都要到病房来转转。

  他忙得脚不沾地,患者吴盛强的说法更形象:“我每天一醒来就看见赵医生在病房,晚上睡觉前看见他还在走廊。”

  就连办公室,赵苏都让出来做病房以备不时之需,而他用的办公室则是一间20平方米的库房改的。一个书柜将屋子“一分为二”,左边放货,堆着床垫和纸箱,占去大半个空间;右边办公区,两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木桌、一把椅子,不足10平方米。因为常年堆着医疗用品,又不通风,一走进去一股怪味就扑面而来。

  这样一间连“简陋”都谈不上的办公室,赵苏一用就是8年。医院领导看不下去,挑了间最好的屋子请他搬。他不,他说他每天要查房、上门诊、做手术,待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多,科室床源紧张,能省点空间就省点。

  和办公室相比,让呼吸内科一病区护士长朱怡芬更惊讶的是他家里。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50平方米的小两室一厅,老式家具,连窗户都还是木制的,简陋得让人意外。

  其实赵苏早买了大房子。之所以仍要“蜗居”,只因为老房子就在医院对面,出医院大门走两步就到,万一病人有事可以及时赶到。

  他查房从不戴口罩

  呼吸内科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耳朵都不太好使。怕老人家们听不清,赵苏查房时从不戴口罩。

  68岁的吴盛强是赵苏的老病号。2006年他被查出有慢阻肺,8年来,赵苏为他做了51次纤支镜治疗。今年11月23日,他再次病发入院。

  “赵主任对病人好得没话说。”吴盛强的肺病很严重,说话声音都是气声,必须得贴近他的脸才听得清楚。

  11月25日早上,赵苏查房时,听到刚做完纤支镜支架置入术的吴盛强有点咳。他拿出听诊器戴上,俯身贴着老人的前、后胸听音。吴盛强扯扯赵苏的白大褂,拼命起身凑到赵苏耳边说:“赵医生,你戴上口罩吧。”

  原来,吴盛强嫌自己的病“脏”,怕影响赵苏。赵苏“嘿嘿”一笑,扶着老人躺下,拍拍他的肩膀:“戴上口罩,你就听不到我说话啦。”

  一股暖流直入心间,吴盛强差点哭出来。他说,他的肺功能太差,手术前连躺下睡觉都做不到,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可是,一看见赵苏,他就心安了,他知道赵苏会想尽一切办法救他。

  可能情绪有些激动,吴盛强突然剧烈咳起来。赵苏连忙拿过纸巾接着:“快咳,我要看看你的痰。”不一会儿,吴盛强咳出痰来,赵苏拿过纸巾仔细瞅了瞅,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没事,颜色正常。”

  不仅是对吴盛强,赵苏对每个患者都这样。呼吸内科二病区护士长杨柳和赵苏共事了10年,她说只要查房时看到有患者咳痰严重,赵苏都会第一时间亲自检查患者咳出的痰。杨柳曾经问过赵苏,为什么不让病人咳到纸杯里拿去化验。赵苏告诉她,一是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二是这样做能让患者感到温暖。

  收到的锦旗难以数清

  2003年“非典”爆发,赵苏临危受命,成为武汉地区第一位踏入非典隔离病区的呼吸内科专家,七天七夜奋战在排查一线。隔离病区的三位病人有两位渐渐好转,但另一位一直高烧不退,稍微改变一下体位就呼吸窘迫。

  什么原因呢?当天凌晨1点,赵苏忙完后给自己戴上呼吸机,所戴部位和患者一样,躺在患者隔壁,之间就隔着一道玻璃门。72分钟后,赵苏拿掉呼吸机,谜底揭晓:原来是因为给患者戴的部位不合适,患者耐受不了。调整位置72小时后,患者转危为安。

  从此,赵苏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身处地为病人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他有“全省第一把镜”之声誉,纤支镜技术已炉火纯青,很多患者主动要求放支架,但只要发现有更合适的治疗方式,赵苏就会弃用“纤支镜”。

  林家伟的病就是如此。他的肿瘤长在气管下段并蔓延至左侧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和左肺被完全堵死。如果不手术,肿瘤会继续蔓延至右侧危及生命。可在这个部位摘除肿瘤相当于在米粒上进行微雕,稍不留神患者就下不了手术台。多家医院的医生都建议他放弃几乎丧失功能的左肺,直接在右支气管放入支架。于是,林家伟来找赵苏。没想到,赵苏却建议他手术:摘除肿瘤,保住左肺。理由是:他才60岁出头,放弃左肺会严重影响今后生活质量。

  再过一周,林家伟就可以出院了,他想送一面锦旗给赵苏。从医32年,像林家伟这样对赵苏心怀感激的患者难以计数,锦旗多得没地方塞。但是赵苏不愿意挂出来,他说,病人在用痛苦和泪水成就医生,锦旗让他受之有愧。

  (出于保护隐私,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赵苏在细心为病人诊察。 记者胡伟鸣 摄

  对话赵苏

  记者:堂堂科室主任栖身“库房”,不怕别人觉得寒碜吗?

  赵苏:那怕什么。我的办公室在病房和诊室,这里只是歇个脚,没必要豪华。

  记者:我感觉你住的房子和你的名气不太匹配。

  赵苏:以前呼吸内科人少,万一要抢救患者,住远了来不及。现在年轻一辈的医生都成长起来了,他们可以处理各种状况。但我住这里习惯了,遇上紧急情况,还是要赶到医院,习惯改不了,不想搬。

  记者:听护士们说你会吹萨克斯、拉小提琴,唱歌也好听,是个懂生活的医生。

  赵苏:是会一些乐器,喜欢艺术。但没时间,早出晚归,偶尔过年过节会吹拉两曲。

  记者伍伟 王恺凝 通讯员黄征宇 马遥遥

责编:王维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