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六一”圆梦又提前“超载”

2014-05-27 09:1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武汉晚报 记者刘丰)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5月22日,武汉同济医院心理咨询师叶露陪着“什邡小子”姜刘游览汉口江滩公园,并随机进行亲切友善的心理疏导。

    2008年“5·12”地震中,脑外伤一时失语的14岁男孩姜刘在医生救治下日渐康复。今年5月下旬,本报“扶助行动”栏目,与同济医院联手接回“什邡小子”姜刘,对他进一步进行更加深入持续的精神与心理治疗。姜刘及家人备感温馨,由衷地说:“武汉人真好。”记者胡伟鸣 实习生沈雨果 摄

    距离六一儿童节还有一周,本报2014年度“六一圆梦”活动又提前“严重超载”。一千多名留守儿童向本报提出节日梦想之后,报名参与为孩子圆梦的武汉市民超过400人,总金额超过40万,大大超出了收集的梦想需求。

    武汉晚报“扶助行动六一圆梦”活动到今年是第8次,每年“六一”前夕,由孩子们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提出节日梦想,市民报名替孩子们圆梦,每次关于梦想的供需,都大幅“供过于求”,且这个“超载”越超越重。

    2002年,武汉晚报成立“扶助行动工作室”。这是一个平台、一个媒介,用于盛放武汉人的爱心,帮助弱势人群。从省委书记到普通百姓,从企业家的大手笔,到退休婆婆的压箱钱,12年来,扶助行动经手了一笔笔捐款,接触了一个个爱心市民,见证了武汉人一颗颗热情善良的心。

    12年,扶助行动募集的善款超过了一亿元,参与捐赠的市民超过了20万。很多人不留名字,不留电话,只留下热情的汉音袅袅。12年中,接受扶助的人数也超过20万,他们中有贫困学子,有山区老师,有灾区人民,有留守儿童,有残疾人,鳏寡孤独者尽有之。他们中很多人长大,脱贫,并加入到扶助别人的队伍中。

    已故昌明法师曾赠辞“为善最乐”,与其说是赠与“扶助行动”,不如说是赠与“扶助行动”12年打造的这个爱心碗,碗里盛满了武汉人的爱心。

责编:胡晶晶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