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人次中小学生 “我读我城”

2014-05-26 14:51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宋兰兰 通讯员邹永宁)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记者李葳 摄(资料照片)

    这个学期,在全市中小学校园,课间都会出现一道风景:学生们议论着当天《长江日报》的热点新闻,通过读报了解武汉最新时事,关注身边新鲜事物,品味武汉独特魅力。

    万份报纸进班级邀中小学生读城

    这一变化源自春季开学启动的《长江日报》进班级活动。今年2月,我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本报送出11700份《长江日报》,覆盖全市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11700个班级,同时发起“我读我城”活动,为全市中小学万余个班级的学生提供认识武汉、了解社会的平台。

    为增强“我读我城”活动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本报同步启动明星闯关赛,在报纸上开辟“我读我城”专栏,每天刊登两道赛题,内容均出自当日《长江日报》,邀请全市中小学生一起参与答题,通过阅读当日报纸赢取每日、每月和年度大奖。

    截至目前,活动开展3个多月,引发广泛关注。已评出每日明星600多名、月度明星30名,全市累计有40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读报活动。在百度输入关键词“长江日报”、“我读我城”,相关网页已高达7万多个。

    每天读报刮起校园时事讨论旋风

    如今,每天课间和午间时分,中小学生们阅读《长江日报》,讨论和分享当天新闻,已经成为校园时尚。在东西湖区凌云小学五年级(1)班,孩子们参加“我读我城”后,课间从谈动画片、游戏到谈时政,话题悄然改变。

    在位于硚口区的武汉十一崇仁初级中学,读《长江日报》参与闯关答题成了全校学生“必修课”。每天下午读报时间,该校广播站会精心选播当日《长江日报》新闻,全校学生一起答题目、议时事。七年级(19)班更是全校著名的“最牛答题班”,全班50多名学生中有20人当过每日明星。“关注武汉新闻,了解天下大事,让我们不再埋头死读书,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月度明星获得者蔡俊贤说。

    边远学校孩子加入读报热潮

    记者走访武汉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边远学校得知,参与“我读我城”已成为这些学校孩子们课余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读报,孩子们及时了解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每天的变化。

    新洲区徐古镇柳河小学是武汉最东边的学校。该校校长胡青收介绍,全校40余名学生来自周边7个村,最远的家住8公里外。每个年级只有1个班,人数最少的年级只有4名学生。这学期《长江日报》进班级,每天早上,学校会安排10分钟读报时间。低年级孩子听老师讲新闻,了解武汉哪里又通了地铁、在建设什么新设施。高年级学生则走上讲台,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最感兴趣的时事新闻,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长江日报》成为他们了解武汉的一扇窗户。‘我读我城’活动能让农村孩子及时了解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市民意识、形成对武汉的归属感,也能缩小他们与城市孩子的信息差距。”胡青收说。

    东西湖区凌云小学学生在教室里阅读《长江日报》,积极参与“我读我城”活动  

责编:胡晶晶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