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聚焦:地铁越江隧道保卫集体与袁晓燕

2016-01-06 07:27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地铁越江隧道保卫英雄集体:不辱使命保卫地铁施工安全

    2014年6、7月间,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越长江隧道与复兴路车站相接处,施工中遭遇3次涌水险情,700名地铁英雄抢险攻坚,打了一场漂亮的地铁越江隧道保卫战。昨日,保卫战直接参与者、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总经理王金峰回忆当时一幕,仍不禁唏嘘:“险情来得凶猛,如处置不及时,将导致车站被淹,3公里越江隧道报废,地面坍塌,人员重大伤亡。”

    第一次险情发生时,正值越江盾构已接近到达武昌复兴路站,2014年6月7日晚,左线隧道内的盾构机准备推出隧道时,洞口出现涌水,水柱喷射达10多米远,来势凶猛,不过建设方事先预案准备周全,经过抢险队伍奋战一夜,最终渡过难关。

    第二次险情比第一次险情更凶险、更复杂。2014年7月1日下午3时,左线洞门圈底部又出现水流,晚7时,涌水越来越大,二三十厘米直径的水柱还带着沙。时任地铁集团副总经理的林文书,调来事业总部的几位副总经理帮忙:温裕春负责地面注浆、王金峰负责底部堵漏、胡恒初负责降水,并组织相应人力和物资。据事后统计,此次险情涌沙总量高达150立方米,附近地面2小时内就沉降了10厘米。经过地铁英雄集体700人连夜冒雨展开地面、地下大会战,破除了险情。

    第三次险情又接踵而至:2014年7月5日凌晨2时,隧道顶部管片发出异响,局部迸裂,工人恐惧隧道将垮,本能往外跑,地铁集团领导和干部们逆人流冲向险点。随后指挥工人往地势稍高的站台板集中,稳住军心,并紧急调用方木,搭成塔状支撑,撑住管片。

    三次迎难而上,三次化险为夷,随后,地铁建设者们在2个月内完成隧道的修复。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王金峰十分繁忙,他说:“从今年起,每年要开通两条新线路,工作压力很大,不过大家都是铆足了劲儿,发挥英雄集体的精神,不辱使命。”(记者 张晟 通讯员 刘丹丹 雷添添)

    “临终关怀师”袁晓燕:用微笑陪老人有尊严地离世

    4日早晨,湖北省荣军医院护士袁晓燕像往常一样走进老年护养中心病房。看到病床上80余岁的中风患者张女士皱着眉,她握起老人的手,感觉有些凉,顺手从老人手腕处摸进袖口,把老人的半截内衣袖子从肘关节处拉下来。望着袁晓燕,老人笑了。

    袁晓燕对身边的护理人员说:“老人皱着眉,肯定是有哪里不舒服,像这种情况,一定要细心,要找出原因,把问题解决,老人才会舒心。”

    最近医院专门成立了“晓燕工作室”,由袁晓燕负责对全院年轻护士和护工进行培训,医院希望将她多年积累的护理经验、服务理念及自创的服务规范、工作作风,通过她的言传身教覆盖到全院科室。去年成立的老年护养中心“晓燕护理组”已经发展成为由30余名护士、护工组成的团队。

    作为医院老年护养中心创立8年来唯一坚守至今的护士,42岁的袁晓燕在临终关怀的第一线,用真诚和微笑陪伴334名孤寡老人有尊严地离世,被誉为“临终关怀师”。送到护养中心的老人,大多身患重病,很多都是无儿无女、无人照料、无人送终的“三无老人”,袁晓燕深知这些老人晚年孤独寂寞又在病痛中饱受煎熬,最渴望关心慰藉。她像他们的儿女一样悉心伺候,让这些老人们安详、有尊严地离去。袁晓燕因此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第四届感动荆楚十大敬老楷模、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有人很不理解:这些老人也没有子女,你那么认真干吗?袁晓燕说:“让他们体体面面的走,我的心才能安慰。”让袁晓燕欣慰的是,她的付出赢得了全社会尊重,激发更多的人用爱心去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去年3月成立的“晓燕志愿服务队”,现在已经壮大成由500名社会各界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他们开展的扶弱助老活动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连16岁的儿子也学会了照顾老人。前不久,小区电梯坏了,儿子居然将一位老太太,从1楼背到10楼家中。

    袁晓燕说:“作为一名护士,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希望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帮助老人这个弱势群体。”(记者 蒋太旭)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