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强

2016-11-15 10:3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朱强,男,26岁,群众,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中大区武汉厂(蔡甸区)四车间焊接班组长。

  朱强先后获得了“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焊接标兵”等荣誉称号;2013年11月,他被授予2013年度湖北省 “青年岗位能手(大赛类)”和“焊接能手”称号;2014年1月,他取得湖北省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焊工二级”称号;在2014(第三届)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他获得第14名的好成绩,并评为“优秀选手”,被公司授予“金牌焊技师”荣誉称号;同年,他被武汉市度授予“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班组被命名为“2014年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2015年,获省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朱强的事迹被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等多家湖北省内知名媒体的报道。

  爱组织,思想精神入人心。2008年朱强从技校毕业后加入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成为焊接班的一名焊工。八年来,他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各方面表现出色。他始终坚持“建班组就是建企业,抓班组就是抓管理”的理念,以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拉得出、顶得上的一流学习型班组目标,大力推进现代班组建设。他时时处处以自身的行动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爱学习,钻研知识促提升。他骨子里有着不怕艰难、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刚参加工作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朝着梦想出发,要做就一定做最好!他一边埋头苦读《初、中、高级电焊工工艺学》、《初、中级管道工工艺学》等书籍,一边寻找机会进行“实战演练”。从基本的焊工基础理论,到蹲焊、平焊等专业操作技能,他一点点地“钻”了进去。他利用闲暇之余,观看他人的焊接操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虚心请教,经常研究到深夜。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不到半年就掌握了焊接操作技术要领,成为在车间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年轻的他已经怀揣一身焊接绝活,不仅掌握了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保焊、埋弧焊和多种焊接方法,而且掌握了氩弧焊等多项钢结构领域外焊接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焊技师”。

  敢创新,小改小革提效益。朱强对待创新工作有一股专劲韧劲,善于在实践中探索。2013年12月,焊接班组接到武汉中心项目超复杂锻钢节点的焊接任务,由于设备操作部分的设计问题,影响了焊接质量和生产进度。面对难题,朱强认真研究,亲自动手对该设备的操作部分进行整体改进。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团队攻克了锻钢件焊接、超厚板焊接、电加热焊接等技术难题,克服了构件结构复杂、焊接空间狭窄、工期紧迫等诸多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产任务,全工程零返工,一次性合格率100%。

  他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焊接工艺,探求最优化焊接方法。焊接工序在钢结构制造过程最为重要,也是辅材最大的消耗点,其中CO2焊丝消耗又是重中之重。车间的成本管理先从CO2焊丝管理开始。朱强率先实行CO2焊丝、导电咀等零配件以旧换新制度,建立了以旧换新台账,严格规定焊工用焊丝盘领换新焊丝,用报废的零配件换取新的配件使用,杜绝浪费,控制焊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敢奋斗,钢铁意志铸佳绩。2010年,朱强被车间任命为焊接班组长。上任后,他坚持从加强班组管理入手,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质量升级、高产高效等工作,精心组织、细化管理,有力推进班组作用整体发挥。五年来,朱强参与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二期、武汉火车站、成都华润大厦、武汉中心大厦、长沙国金大厦、深圳创业投资大厦等大型地标性建筑的钢结构制造,为打造优质的建筑精品奉献光和热。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