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平

2014-01-08 13:5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王昌平,武昌造船厂特船部员工。在武昌船舶重工干了18年,他从一名学徒工成为车间离不开的“技术老大”。

  铁水飞溅刻下“气刨年轮”

  王昌平是湖北郧县人。1995年,17岁的他初中毕业。当时,武船正好到老家招工,王昌平报了名,来到武汉,成为武船的一名工人,这一干就是18年。

  一到武船,他被分配在特船事业部立装车间从事产品批刨。这算是车间里最苦最累的活,工作环境封闭、狭小,有时候在舱体焊接,人得慢慢地爬进去。气刨一启动,就得干上3、4个小时不停歇。这活儿之所以叫“气刨”,就是说干活时精神高度集中,憋着一口气干完,中间不能休息。万一开了小差,钢板上会有气孔、焊渣,产品就变成次品。

  干活时,工作间会有大量粉尘,完工后人也变成了黑的,只有眼珠还是亮的。而工作室飞溅的铁水,一不注意就会落到身上,烙下一道又一道疤痕。在他的身上有着“18年的气刨年轮”

  24小时连轴转完成任务

  2008年,公司接到大型军工产品生产任务,车间任务繁重。由于水下产品材料的特殊性,很多地方都需要批刨工修整,工作量很大。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王昌平每天申请加

  班,当天不完成任务就不回家。

  由于涉及狭小密闭舱室作业,气刨产生的烟尘排除不畅,无法长时间作业。眼看着完成期限就要到了,王昌平把工作时间调整为24小时,全天都待在生产现场。

  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随便找张椅子躺下。其他工友也放弃了休息时间,24小时待命,轮流作业。一周下来,所有批铲作业全部完成,顺利完成任务。

  师从全国劳模 变身“技术老大”

  现在,车间主任都喊王昌平“技术老大”。

  刚进厂时,王昌平拜全国劳模、武船有名的“批铲大王”吴才华为师傅。为学到一手高超的手艺,王昌平仔细观察师傅的姿势,遇到不懂的就向师傅请教。把师傅用完的碳棒头收集起来,一个人在车间用废旧材料练习技术。为了刨出更精准的深度、宽度,他就在废旧钢板上划线,一次次练习,直到力度握得恰到好处。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王昌平拿到了高级工资质,现在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目标:做一个最顶尖的气刨工。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