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您的当前位置:2014专题 > 2014年终策划 > 新期待 > 新期待_一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园博会引发城市绿化“蝴蝶效应”

2014-12-25 15:14 我要评论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直通园博园的张公堤绿道如画般环绕汉口 李永刚摄  

 

  后襄河公园

  (长江日报)山体、河流、湖泊、湿地、森林、城市绿地、农田、风景区等生态要素,都是城市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城市张扬个性的最大优势。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关键在规划和思路。“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园林绿化总体目标是: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立足当前,遥想未来,江城如何塑造环境,市民又如何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低碳骑行乐享“绿肺”

  时间倒回2011年,当年,我市谋划了“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以长江、汉水及蛇山、洪山、九峰等东西向山系为“十字”型山水生态轴。控制大东湖、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等六大放射形生态绿锲,并深入主城区内部,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向城市输送更多新鲜空气。

  在此生态框架内,风道,是“生态六楔”带来的效果,而“绿道”和“水网”是城市生态的构成者。为此,市园林局先行先试,谋划远景的城市绿道。规划将主城区分布为“一环”,即三环线环城绿道,“两轴”为长江滨江风情绿道和东西向山水风光绿道;“五片”为东沙楚汉文化绿道、南湖野芷湖科教创新绿道、汉阳六湖水网景观绿道、汉口中心都市活力绿道、后湖低碳生活绿道;同时构建沙湖港、罗家港、东湖港、巡司河、黄孝河、机场河等十条绿道联络线。武汉还将沿东湖、汤逊湖、青菱湖、后官湖、府河、武湖建绿道。

  园博会以“一点全域”发生蝴蝶效应

  三环线91公里绿化带“画圆”, 有车族可享受在林中穿行的乐趣;中心城区最具江南特色的沙湖公园琴园对民开放,绿化率达70%的新洪山广场焕颜归来……去年,我市新增建设绿地808万平方米。

  武汉园博会选址于武汉市“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生态框架中的生态内环与府河绿楔交汇处,今年,市园林局以武汉园博会为契机,谋划“一园多点、一点全域”战略,潜移默化中为全城披上绿色新衣,谋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将重点加强一会(园博会)、一堤(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一带(三环线生态隔离带)、一道(绿道)、一路(城市主干道)和多园(戴家湖等公园)建设,提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7年后人均享有一间“绿色标间”

  武汉市园林局统计,截至去年,武汉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5%,武汉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更高一级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人均不低于10.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意味着要新增14座‘解放公园’。”市园林局规划处负责人解释。

  目前,我市正在编制《武汉市全域生态框架保护规划》。按规划,在“十三五”收官的2020年,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达16.8平方米,人均拥有一间“绿色的标间”,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将达72.3%以上。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称,这意味着,从今年起7年内,武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年至少要增加0.9平方米,相当于每年新增12座“解放公园”。届时,建成区内七成区域的居民,出门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体验生活在绿色之中。

  【重点】

  武汉样本:城市生态的N次方

  今年以来,市园林局以举办园博会为契机,坚持开门办园,促进全市园林绿化总体水平大提升、城市景观大变样。

  搜索关键词,众多市民发现今年的园林绿化的重点工程,犹如一部又一部以城市废弃地为题材,讲述“生态回归”故事的纪录片,记录着城市如何将“伤痕“变成不可思议的美景。

  这部生态纪录片镜头对准了谁,向人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垃圾山变生态风景区

  武汉园博会选址于张公堤城市公园核心区,在这个地块中,原金口垃圾填埋场占了四分之一的面积,2005年因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被关闭。在垃圾场上建园,这在历届园博会中尚属首次。

  原本是一个废弃的垃圾场,如何变成生态景区?对此,武汉园林局局长苏霓斌表示, “具体来讲,就是采取相关好氧措施,使该地块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园林部门通过对原有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建立荆山,构建东西方向的生态山轴,打造生态改造典范。利用周边城中村改造、地铁开挖产生的土方堆建而成荆山。明年园博会,荆山成为湖北特色植物的秀场,形成百花迎春、百果映秋的风景。

  百年旧堤换装 变成汉口“绿色围城”

  张公堤上,如今再也听不到洪水的声音了。作为武汉中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张公堤上,只有疾驰而过的车辆,将烟尘一路扬起。百年老堤如何焕发新生?

  据悉,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东至长江江滩,西南至汉江江滩,规划区域约30.9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67个解放公园,将成为武汉最大的城市公园。

  根据规划,公园将按两年成带、五年成林、十年成景的施工进度展开,沿张公堤将形成30公里绿道和10大特色公园。目前已建成绿化面积376.5公顷(不含园博园),建成堤顶绿道约18公里,正在进行三座过街天桥建设,实现全线贯通。

  黑色戴家山将变回绿色“戴家湖”

  戴家湖原为自然湖泊,盛产鱼虾。伴随着青山热电厂的兴建,成为其粉煤灰堆场,最终被填平,后来甚至被堆成了煤灰山。

  戴家湖由湖变山,由山成湖,经历50多年沧桑轮回。从2010年起,园林部门就在规划还原“戴家湖”。

  园林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节约型园林设计,以生态防护为主,选用耐盐碱、耐灰、耐贫瘠植物,采用雨洪管理系统,尽力克服土壤先天不足,将工业废弃地打造成集景观观赏、休闲健身、文化展示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并保留工业化时代遗迹。

  目前,已基本建成绿地35公顷,该区域自然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景观初显。年底,建成青山闹市最大“绿肺”。

  【亮点】

  【亮点】

  人性化公园有温度

  据了解,我市公园从上世纪的私家园林、苗圃地、废弃闲置地等,演变成的城市绿肺、免费的大众乐园。在此过程中,市园林部门摸索了一套科学管理模式:开门办园了解百姓需求,吸纳社区、市民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园精细化管理,建节约型、亲民型和服务型公园。

  “公园管理机构扮演的更多是服务者的角色。”市园林局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说,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公园改造的唯一出发点是:让市民舒适、方便。

  今年,市园林局所属的多家公园打出一系列便民品牌:微笑服务、免费大碗茶、便民服务亭等。如今,到过城区各个公园的游客,除了对园林风景的赞叹外,也会对武汉公园人性化的管理留下印象。游客除了尽情拥抱大自然,还能感受到一种关怀。

  逛公园感受“微笑服务”

  今年,公园开展了微笑服务竞赛活动,评出“微笑服务示范岗”、“微笑服务之星”, 为市民服务呈现的最美微笑。

  “微笑的背后也有故事,有的员工待人冷漠,管理中与游客易生摩擦;有的员工开始时不习惯笑,笑起来也很勉强。”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微笑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笑着笑着笑容就自然了,笑着笑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如今,更多的服务开始在微笑中传递。

  今年黄鹤楼风景区的工作人员还斩获了微笑服务金奖。现在,游客频频称:为你们的微笑和服务点赞!

  公园免费泡特色茶邀客

  我市多家公园免费特色茶水供应,为游客解渴。

  早上7时,解放公园工作人员潘媛开始烧水,放入夏季茶方:绿茶、花红、菊花、甘草和少量冰糖,煮沸腾后,10时,茶汤正浓,正式供茶。“这个时间也是晨练老人健身结束后,游人最多的时候。”

  游客们,在绿树浓荫下,倚靠长椅,品一口茶,精气神格外爽朗。“每日都有足量的茶水供应,免费提供消毒茶碗,茶水包也随着季节变化作出调整。”潘媛说。带孩子的妈妈也有体会:公园还为婴儿冲奶粉、老人喝药提供免费的白开水,对老幼游客的服务十分细心周全。

  市民当园长 专治不文明现象

  开门办园,邀请全社会参与管理,实现百姓的公园百姓管。

  宝岛公园曾因“脏乱差”遭人诟病。游客七旬老人刘智修,成立银发护湖队,每日苦口婆心地劝阻不文明行为。半年下来,宝岛公园宁静怡人,成为公园的文明典范。

  刘智修说,市民园长与游客有身份接近性,其劝导更有说服力,有助于化解矛盾。 市园林局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说,像刘智修这样的市民还有很多,他们热爱公园,不该把他们排除在公园管理者之外。

  如今武汉选出的28位“市民园长”和54位“特邀管理员”履新。园内噪音、车辆入园、园内垂钓的管理,这将成为市民园长上任后的主要工作。

  【声音】

  园林让城市

  成为风景

  武汉,天然就是个大园林。园林讲究“师法自然”,突出武汉的山水格局、营造园林山水的特色,一直是我们园林工作考虑的重点和原则。

  市园林局局长苏霓斌介绍,根据武汉的城市规划,未来的武汉应该是“500米内见绿,1000米内见园,2000米内见山的山水园林城市”。在他看来,园林不仅是景观和绿化,更重要的是融入生活。一个好的园林营造着,不仅要有对美的鉴别力、创造力,还必须热爱美的生活,是一个生活家。

  从沙湖公园里依据《沙湖志》复建的新十景,到楚河、东湖边体验“慢生活”的东沙绿道;从放鹰台滨湖游园到张公堤上自由生长、充满野趣的意杨林……武汉的山、武汉的水、武汉的林木、武汉的文化在这里进行了淋漓的展示。

  这些美景也都是充分节约、高效的。像在张公堤和沙湖公园建设中,常常就地取材,以建筑拆除下的红砖、废弃石材铺路;以泡桐、枫香等乡土树为主要树种,节约成本、尊重自然。在这里,绿色、生态、环保、节约的理念得以付诸实践,古老的砖瓦、废弃的瓷片、腐朽的木头都焕发了青春,成为了美景的一部分。

  规划设计要从现实出发,本着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既保证功能齐全完善,充分满足市民生活需要,也要避免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铺张浪费、华而不实。

  大树讲气势,细节更雕琢。苏霓斌强调,在这些美景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大江大湖大武汉的豪迈,也能领悟设计者细微之处的匠心。自然的元素正因为融入了人文的情怀,才更富有生命力,打上浓浓的武汉烙印。而当市民身处其中赏景、嬉戏、休憩时,也必将能体会到这份情怀和生命力的传递:园林,让城市变成风景。

  【期盼】

  市民盼出行与居住

  拥有更多的绿

  目前,正值城市绿化的高峰期,从城市绿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市民盼望,绿道骑行更畅通,多一些绿荫生态停车场,重视老旧社区绿化,鼓励居民扮绿屋顶风景线,并给予奖励及指导。

  骓驰武汉龙骑单车俱乐部经理张曙与车友多次畅游武汉绿道。张曙说, 绿道倡导的是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碳出行将是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他认为,作为“百湖之市”的武汉,已建绿道存在着,市内绿道少且不连贯,多条绿道未成网,骑行时会遭遇断头路。“希望绿道规划及建设,能尽快完善。”

  武汉夏日闷热,少绿荫停车场。武汉司机李杨河建议,园林可以在实用上做文章。“将园林绿化与停车空间有机结合,推广建设林荫树停车位,这样既能缓解“停车难”问题,又形成了雅致的园林绿化景观,停车场也能成为会“呼吸”的城市新绿地。

  今年,武汉市园林局在百个老旧社区免费栽种1.4万棵“花果香树”,让市民在家门口赏花、观果,享受田园之乐。居民点赞的同时也提出:社区绿化情况多寡不均,一些老旧社区绿化及养护中,物业能力不济,存在短板。希望园林部门改善社区绿化质量,组织专业及民间园林达人帮助护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中心城区的绿化还是嫌不够的。”长报植绿减霾(绿上屋顶)QQ群的市民花友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鼓励市民在适宜绿化的屋顶上,扮靓空中风景线,扩充城市“肺活量”,并给予资金奖励及养护指导。

  本版撰文:杨升 赵旋 朱献章

责编:夏立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相关阅读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