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拉大提琴的人不适合当偶像

2014-10-29 11:5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王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刘斌 摄

(长江日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朱芳玺)武汉观众对着名大提琴家王健并不陌生。这位被国际媒体誉为“极具东方人文气质的大提琴家”曾两度来汉演出,激情时拉到琴弦绷断。今晚,王健将携手武汉爱乐乐团在琴台音乐厅三度亮相,带来爱德华·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好的艺术家不是整天想怎么表达

  爱德华·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大提琴协奏曲的巅峰之作,以沉思和忧伤被誉为“天鹅的挽歌”,更被认为是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的人生写照,极其考验演奏者的功力。王健表示,自己听过杜普蕾和其他演奏家的版本,但不会刻意去研究:“我会记住他们的演奏带给我的触动,然后在自己的演奏中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不会去关心他们用什么方法。”

  王健认为,艺术家要先去感受,而不是整天想着怎么去表达。“一位好的艺术家,首先要足够敏感,能够有强大的同理心去感受作家在曲目中赋予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感受去引发别人的震动。你心里要有音乐,才会感动听众。”他喜欢的演奏方式是被音乐带着走,而不是经过严格的计算,这里加泛音,那里一定要拉长:“这样的演奏没有生命力。”

  拉大提琴的人不适合当偶像

  提到国内的古典音乐,很多艺术家觉得状态低迷,但王健却看好国内市场。他表示,虽然现在古典音乐和流行娱乐相比不是主流,但也有自己的市场。“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看起来古典音乐是慢慢被挤出了市场,但总会有人对精神世界有追求。这个市场是小的,但也是永远不可替代的。”

  近年来,国内古典音乐界出现了郎朗、李云迪等年轻艺术家,更接近偶像路线。对此,王健觉得也挺好:“他们很帅,有点八卦故事,或者和流行偶像合作,这都没问题。但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的艺术必须是有价值的。如果他的艺术也变成了娱乐,那就失去了他自身的价值,自己把自己给杀掉了。”

  大提琴演奏者中会不会有年轻偶像出现?王健断然否认:“大提琴不适合走偶像路线,这种乐器朴素而沉稳,表达的是很深沉、温暖的情感。”少年成名的他对粉丝并不感冒:“我常常对他们说,你们看到的是音乐中的我,但我这个人跟我的音乐是没有关系的,你们不用认识我,听我的音乐那就够了。我对观众没有任何想象力,也不会去想怎么吸引他们,拉琴的人脑子要清楚、干净一点,我只想拉琴。”

  想在武汉挑战巴赫

  三次来汉,王健都是来去匆匆,所有的印象都关于音乐。“这里的音乐厅是世界一流的,硬件非常先进,声音非常好,观众也非常好。我第一次来武汉时没想到有这么好的观众,这次来发现武汉的乐团也这么好。国内交响乐团起步比较晚,乐团的音准、音色和合作能力都和国际团队有差距。客观地说,武汉爱乐乐团作为一个年轻乐团现有水准令人惊奇,他们离国内一流乐团的距离已经很接近了。”

  之前两度来汉,王健的返场曲目都是《二泉音乐》,这次他表示可能会拉一小段巴赫。他甚至考虑过在武汉演奏巴赫无伴奏组曲的可能,此前这部被誉为“大提琴圣经”的作品国内只在北京、上海演出过:“武汉是个很开放的城市,我敢肯定这里有一两千个非常渴望听巴赫无伴奏的观众,但演出商有没有这个胆量,很难说。”

责编:吴吟溪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