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组再“出征”一扫“四风”的“雾霾”

2013-10-24 09:4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23日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肃认真开展好今年第二轮巡视。要突出发现问题,强化震慑作用,不能让有问题的人心存侥幸,不能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10月23日人民网)

  今年5月,中央向江西、湖北等10个单位派出了10个巡视组进行巡视,“战果”辉煌,10个被巡视单位9个被查出有腐败现象。这次,中央巡视组今年第二轮巡视再次分10个组,分别对山西、吉林、安徽、湖南、广东、云南、新华社、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三峡集团开展巡视,目的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不让腐败分子有立锥之地,不让腐败分子有喘息之机。王岐山书记在“出师表”上的斩钉截铁、铮铮誓言,再次掀起了寻挖“老虎”、“苍蝇”的“雷霆之势”。

  作为本年度的第二次“出征”,中央巡视组可谓驾轻就熟,第一次巡视积累的宝贵经验将会大显神威,相信这一次的战果会更加辉煌。一是因为有了第一次寻挖“老虎”、“苍蝇”的“它山之石”,这次“攻玉”定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二是群众反腐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加高涨,举报会更加一针见血。中央第一次下到各地巡视时,还有部分群众瞻前顾后、顾虑重重,通过最近几个月大批“老虎”、“苍蝇”“前赴后继”落马的铁的事实,老百姓完全相信了中央的反腐决心。这一次必定有更多的群众踊跃行使检举权、控告权,甚至群众会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地下”状态,勇敢地走向控告的“前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中央巡视组第二次“出征”前,笔者有三条建议,希望能助一臂之力,希望能锦上添花。

  建议一:建议各巡视组增加一至二名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的得力干将,增强寻挖“老虎”、“苍蝇”的战斗力。有道是:“隔行如隔山”。一则让反贪“斗士”参与其中,必能提高巡视组识别“老虎”、“苍蝇”“庐山真面目”的能力。二则为下一阶段检察院介入侦查贪污、受贿职务犯罪打好铺垫,避免煮成“夹生饭”。三则专门破解贪腐官员的反侦察能力。在第一次巡视时,其他未被巡视地区的贪腐官员可能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自学成才”,深谙巡视组的巡视“秘笈”,甚至可能得到过“高人”的“运筹帷幄”从而变得“处事不惊”,可以说,这一次的被巡视对象可能“抗药性”更强,没有金刚钻,难以做好瓷器活。

  建议二:建议本次巡视组不要地方或被巡视单位的人员“参与”,哪怕参加到协调、后勤组也不行。一是以免走漏风声,打草惊蛇。二是以免巡视组成员被糖衣炮弹“公关”。三是以免“吓退”前来检举揭发的群众。

  建议三:巡视组“兵分两路”,一路明察,一路暗访。明察的要注意识别“群众演员”,以免被其假情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暗访的要注意“行踪”的保密性,做到“神龙见首不见尾”,并熟练地运用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顺利地和群众安全”汇合”。两路人马都要多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第一线,问线索于民,问计于民。特别是当群众在检举揭发时前怕狼,后怕虎,因而说得很“含蓄”、“委婉”、“艺术”时,巡视组成员要善于“捕风捉影”,善于巧解群众的“暗语”,善于破解群众的“密电”。

  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又一批“东北虎”、“华南虎”将相继被“武松”擒获,绳之以法。希望这次中央巡视组一鼓作气,势如猛虎,来个“‘光盘’行动(把“老虎”、“苍蝇”一锅端)”,把“老虎”和“苍蝇”一杆“清台”。

  通过这样的巡视,能够一扫“四风”的“雾霾”,留下一片风清气正的官场作风。预祝这次巡视组寻挖“老虎”和“苍蝇”取得圆满成功!(长江网 龙继辉)

编辑:张亮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