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妨从互称同志开始

2013-10-10 15:52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不知从何时起,互称“同志”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一些脱胎于江湖绿林,裹挟着浓厚封建陋习的“老板”、“总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称呼,在某些部门或单位已渗透到党内。(10月10日 人民网)

  近年来,党内一些人在称呼上渐渐走调,官职化、社会化、庸俗化、江湖化现象严重,类似“钱局”、“孙处”、“李科”,甚至“老大”、“老板”、“总管”等等的称呼司空见惯。党内称呼折射作风,关乎风气,假若官员们都以“领导”“老大”自居,那么在一个“大”字之下,就会颠倒是非,把公众把下级全部视作下等人,看作不足以挂齿的人们。有了这种意识,那么,我行我素擅搞滥搞脱离群众的问题就会萌发,党群干群政群关系就会处于尖锐对立状态。

  党内互称同志好处显而易见:有利于增强党内的民主观念,促进党内的团结;有利于克服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改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在党内营造一种平等相待、亲密无间、生动活泼的良好风气;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转变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在党内生活中,不论是交流学习体会,还是对照检查和民主评议,一声“同志”,大家“肩膀头”一般高,才能畅所欲言,平等相待,批评和自我批评才更容易开展。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逐级落实召开,此时把党内称呼走调的问题提出来,可谓正当时,在笔者看来“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妨从互称同志开始。(长江网 师忠元)

编辑:张亮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