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政府”是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

2013-09-24 08:20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9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让政府政策透明,让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把人民群众的期待融入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强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软实力。(人民网,9月23日)

  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打造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三型政府”,不仅道出了现代政府的核心理念,更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政府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如何走好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和具体解答。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但群众路线又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如果政府把群众蒙在鼓里,在群众面前遮遮掩掩,群众对政府做什么、怎么做都不知道,政府对群众的呼声与需求也缺乏回应,那么所谓“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一句空话,“把人民群众的期待融入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之中,努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目标自然也实现不了。因此,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建设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既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有效手段,也是敬畏“民意”、尊重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当然,建设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三者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政府来说,只有信息公开了,才能构建透明政府;只有政府透明了,才能保障群众参与;只有群众参与了,才能构建回应政府;只有政府及时回应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最终才能有效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着力改变在信息公开上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的现象,诚心对待群众,主动走向群众,敢于对人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用透明、回应、公信来赢得群众的持续认可,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长江网 刘灿)

编辑:张亮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