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会议纪律,改变的不仅仅是会风

2013-09-16 14:5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严格考勤制度,未履行请假手续或请假未予批准缺席常委会会议将被通报,连续两次或一年累计3次将建议其辞去相关职务……为严肃会议纪律,提高会议质量,省人大常委会日前出台专门规定,就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出席常委会会议等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约束。(2013-09-16 四川日报 )

  会议是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统一思想、研究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会风是确保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思想政治素养、精神状态以及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党纪政纪的重要体现,是各级党委、政府权威和党政机关形象的重要体现。

  会风问题反映党的纪律建设的紧迫性。没有纪律的保证,没有全党的统一步调,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各行其是,一盘沙,必将贻误战机,丧失机遇。如果连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会场上都不能自律,很难相信平时他在自己说了算的“势力范围”能够做到自律。“千里之堤,毁于足下。”从表面上看,会风散漫是作风不实、不正的反映,但从中折射出个别领导干部对工作散漫、作风飘浮持无所谓的态度,追根究底却是党性观念不强的表现。

  会风不正己逐渐演变成了我国目前最为隐形的腐败现象之一。特别是那些泡会、陪会、虚会、玩会、吃会等名目繁多的“无用会”,简直就是在白白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会风不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凸显了当前部分党政干部在精神面貌、政治素质、纪律意识、工作作风、思想作风、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上存在的不足。不假缺席,说轻点是会风不正,说重点就是政令不畅,其结果必定是会议精神还没“走出”会场就已经大打折扣了。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削弱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于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干部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含义远远不在会风本身,其意义也远远超越会风本身

  会风体现作风,作风事关党风。整顿会风事关干部纪律和作风的转变,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威望的树立。而要使会风顽症得到彻底的根治,不只是在会场点几次名、说几句狠话就能见效的,必须动真来硬,少搞“下不为例”,多搞“现不为例”,既要“怒斥”更要“痛究”。除此以外,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健全、落实各项会议规章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常委会会议出席情况不理想,请假率太高,也有愧于人民群众的重托,必须要有可操作的刚性制度约束。”在8月27日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主任会议上,尽管有个别疑虑之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常委会会议请假规定》、《四川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参加会议请假规定》仍获得一致通过,表明了省人大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心。(长江网 吴家俭)

编辑:张亮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