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就是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期,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各地纷纷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不做“王谢堂前燕”,而是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会做“堂前燕”,必将脱离群众,与群众渐行渐远。认识不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应该对群众负起的责任。
“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更好的转变作风。基层是一切实际问题的第一现场,能够使干部获得最直观最清晰的认识,相对纸面文件,干部如果身在基层,将更能认清自身肩负为民谋福之使命、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紧紧依靠群众是党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才能与基层群众紧密相连,才能够学习到基层群众团结淳朴、务实肯干、任劳任怨、不功利、不浮躁等诸多优秀品质。故而干部深入基层是应首先抱以端正的学习态度,把着手工作、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一切过程当做学习的过程,摒弃眼高手低、侃侃而谈的不良习惯,以深入的学习换取切实的提高。
“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更好的帮助百姓。干部深入基层,除了能够倾听群众真实呼声、获得清醒认识,也为群众提供了申报诉求、表达意愿的便利渠道。干部深入基层还能为当地群众带来准确的政策信息,方便群众掌握党和政府的目标指引。干部还应该有意引导基层群众认识和巩固自身主任翁意识,引导群众极力去除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创造幸福生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群众中形成爱党爱国、劳动致富、知荣辱、明事理的健康思想。
“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更好的提升干部能力。干部深入基层更为弥足珍贵的作用在于干部能够从群众中获取力量、激发斗志,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践方法、获得经验、增长才干,更好地发挥能力,为民务实。正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基层的天地看似狭小实则宽阔,干部深入基层,应该将“上级”的小圈子、小系统与基层环境深入对比,寻找不同、发现问题,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道理应用到基层工作中,在基层应注意发现、善于调研,避免因为群众对一些现象的沉默而错过发现问题的机会。善于发现的关键在于积极主动,就是说到基层并不是度假或者镀金,而是积极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工作。在群众中成长,在群众中进步。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将引导一大批广大党员干部,走出“王谢”,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基层作为锻炼、提高的课堂,到群众中去,通过学习、发现和引导,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自身和基层群众的同时受益,寻找到前进的力量。不光是做到“飞入”,更是要做到“常驻”!(长江网 母利莉)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