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山强调以为民情怀抓作风改作风说给谁听

2013-08-26 09:1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23至24日在贵州调研时强调,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增强群众感情,以强烈的为民情怀抓作风改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新华网,8月25日)

  时下,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不忘“我是谁”,切实增强公仆意识;时刻不忘“为了谁”,切实增强为民情怀;时刻不忘“依靠谁”,切实增强群众观点。

  刘云山强调要以强烈的为民情怀抓作风改作风,这不仅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殷切期盼。记得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话语虽短,却表达出了一代伟人的拳拳赤子之心。有一句话说得好:“你只有把老百姓当亲人,老百姓才会把你当亲人”。看看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36次,可见“人民”在党心中的分量。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也都是亲自践行群众路线,关心百姓疾苦,同群众打成一片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朴实的话语,都是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对为民情怀的深刻诠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讲话精神是党中央领导集体为民情怀的深刻体现。古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为民情怀,做任何工作,都要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好坏、成效大小的价值标尺。只有如此,才能得民心、合民意,才能和群众建立起密切的鱼水之情,才能始终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信任和爱戴。(长江网 董少清)

编辑:张亮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