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就要深入群众“接地气”
7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抓好学习深入群众》。文章指出,一项决策是不是顺民心,一个政策是不是合民意,一名干部是不是孚民望,关键要听群众说,请群众评,决不能以个人的判断代替群众的判断,以个人的感知代替群众的感知。
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秘诀。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真正深入群众,自觉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根本工作方法。
深入群众才能增强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把工作场所局限在办公室里,难免与基层群众缺少交流和沟通,就会对群众所思、所盼、所喜、所忧了解不够。从某种意义讲,深入群众的过程,就是党员干部身受教育、磨砺党性的过程,是加深群众感情、树立群众观念的过程。党的领导干部要用真心、坦诚和挚诚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与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结为真朋良友,从而真正培养和始终保持对群众的感情。
深入群众才能制定出符合基层实际的决策。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才能摸到实情,面对面交流才能听到诤言,心贴心沟通才能取到“真经”。干部只有来源于基层,了解基层,掌握基层第一手材料,所做的工作才会贴近实际,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要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要通过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怀群众疾苦,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帮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群众获得真真正正的实惠。(长江网 刘宵鹏)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