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应从祛除“惯性”开始

2013-07-29 15:39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时下,群众路线已在全国相继拉开帷幕,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行动还在不断深入,但仍有个别政府机关的“惯性”作为,令人堪忧,炉火纯青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时有发生,机关食堂“华丽转身”豪华酒店,“新瓶装老酒”“内里乾坤”一应俱全等等。这样的“惯性”动作严重阻碍着群众路线活动的开展,是老百姓与干部的一道“隔心墙”。

  笔者以为,不去惯性,作风难改,群众路线难以走好。要想实现伟大中国梦,有效遏制“四风”,走好群众路线,必须将作风一改到底,祛除虚伪化,层层揭面纱,才能让腐败无处藏身,才能让国人之“梦”梦想成真。

  克服心理惯性很重要。心理惯性是一种心理依赖,学会刹住不良的“心理惯性”,是一种人生艺术,也是人们前进过程中的一种策略。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在心理惯性上,必须统一思想,祛除陋习,克服惰性,善于在逆境、挫折、碰撞之中,调节和把握情绪,改掉以烂为烂,破罐子破摔心理,选准追梦方向和圆梦途径,大干实干,同心共筑中国梦。

  克服工作惯性很重要。宏伟事业起航,源于伟大理想,理想变成现实,源于良好作风保证。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胸怀伟大理想,在工作作风上比作为、讲奉献、听招呼、守纪律,脚踏实地,履职尽职,恪尽职守,要常怀感恩,满怀忧患,居安思危,改掉办事拖沓、敷衍塞责等恶习,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克服生活惯性很重要。生活作风基本分为正直与不正直,直接影响一个人和一个团体的形象和公信力。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在生活作风上,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能吃苦、善干事为荣,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做到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色所诱,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长江网 黄红财)

编辑:张亮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