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乱棚改社区两年变身幸福社区

2013-07-26 08:55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23日晚,青山区红钢城街临江港湾社区传出一阵阵高亢激昂的军歌声:来自8个社区的400多居民在社区广场上共同举办“庆八一纳凉晚会”,社区里的老人和附近驻军官兵纷纷上台演唱军旅歌曲,引来近千名居民喝彩。

  社区老人说,如果时光退回到两年前,不仅组织不起来这样热闹的活动,甚至还会招来居民“砸场子”。

  插到底

  了解民情

  渠道更通畅

  临江港湾社区是我市首个棚户改造社区,2500多户居民由青山镇、厂前、工人村等多个区域的棚户居民搬迁还建而来。2009年小区建成后,居民在小区里乱搭乱盖、种菜卖菜、垃圾随手扔。当时小区物业费收不上来,电梯、道路、房屋渗漏等问题乱成一团麻,整个社区处于半瘫痪状态,群众意见很大。

  2011年8月,红钢城街办事处直接接管社区管理,街道书记李四清描述当时社区的状况:门口杂草有一人高,电梯经常停摆,小区中心花园成了垃圾堆,“我们进了社区,居民们指指点点的有,说风凉话的有,骂骂咧咧的更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百姓有气、甚至骂娘都是可以理解的”。

  接手后,街道首先帮助组成了小区业主委员会,更换了群众反映最大的物业公司,然后维修房屋、清除杂草,在社区门口修建活动广场,为居民创建休闲场地。

  此后,又组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管理体系,业委会主任、社区民警、物业经理同时兼任社区副书记。实行四位一体管理后,社区干部“一竿子插到底”,到每家每户走访居民,征求群众对小区环境整治的意见,并将整改方案公布后再次征求民意,取得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后才开始实施。

  戒武断

  排忧解难

  消怨气减骂声

  以前困扰1-7栋200多残疾人、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通道问题,因需要的改建资金巨大,物业、社区、建设方推来推去,群众只能干着急。了解到居民的这一问题后,街道、残联和社区等共同筹集30多万元,实现了所有楼栋的轮椅、手推车无障碍通行。

  社区里毁绿严重,居民们在绿地、树木上乱扯线晾晒,随处可见“蜘蛛网、万国旗”。街道、社区干部没有武断地认为是居民“陋习不改”,而是与“扯线挂旗”的群众聊天,他们了解到:这个还建小区户型都很小、家里晾晒空间不够,残疾人、老人多,需要经常晾晒被褥等大件,不得已只能在楼下找地方。于是物业公司在小区的开阔处,统一新建了120个晒衣架,街道又筹资增加80个,晾晒井然有序,居民皆大欢喜。

  此后,街道又在社区便民广场增设了14块雨阳棚,更换所有垃圾桶,重新种植50棵桂花树,将原来成为垃圾堆的中心花园假山池改建成开阔的社区活动广场,解决了群众开展集体活动的场地问题。

  经过一年的大力整改,社区环境大改善,居民们抱怨声骂声越来越少。

  聚人气

  让每个人

  都有归属感

  居住环境改善了,居民还有心气不平的地方。

  社区下岗、退休人员多,他们原来归单位管,现在没人管,心里有失落,嘴上有怨言。

  街道、社区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对症下药,让各年龄层的居民都找到归属,心里不再“空落落的”。

  老年人爱热闹,喜欢扎堆。居民徐文鹏善舞“太极剑”,但总是一个人,练得没劲。社区就帮他做了一个“免费教练剑”的招牌,吸引其他居民加入,现已形成了一个20多人的“剑队”,徐文鹏每天早上带着队伍练习。劲头足了,他又带着人组成社区舞龙队,春节时爹爹婆婆们把龙灯“舞得飞”,这些老人觉得每天生活越来越充实。现在,社区的风筝队、锣鼓队、腰鼓队、乒乓球队、舞蹈队等文体队伍有十几个。

  根据青壮年人群喜欢网聊的特点,社区建立了“阳光家园”社区QQ群,在群内发布招聘、社区活动、安全提醒等消息,并及时派专人解决报修、家政等问题。

  群众当家

  社区管理

  有了“粉丝团”

  现在,临江港湾社区每月召开幸福社区研讨会、社区建设整治工作听证会,把居民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形成解决方案,再把方案交给居民共同商量,多方同意后才把方案付诸实践。

  从群众出发,让群众当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李四清深有感触地说,帮群众解决了问题、让群众理顺了心气,不仅不会骂娘,还会跟你帮忙。

  “以前是干部管群众、群众还不听;现在是群众劝群众,自觉当幸福社区建设的‘粉丝团’”。临江港湾社区书记金桂华举例说,在小区改建中央花园的时候,有人担心破坏了小区的“风水”,但因事先征得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可,没等街道、社区干部开口,就有很多人出来解释:假山水池积蚊子又占地方,不如挪到旁边搞个广场,伢们老人都有个宽敞地方玩……改建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两年后的今天,临江港湾社区广场成了整个红钢城街最热闹的公共活动场地之一。

  敢于在群众面前认错

  钱民庄(职员)

  作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形象代表,领导干部向群众低个头、认个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增强政府透明度、保障群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改善机关形象、拉近干群关系。因此,领导干部要敢于向群众认错道歉。干部要明白,能在群众面前低头的人,群众才能更好配合工作。

  有些基层干部在遇到问题后,不从自己身上找症结,总是怪群众。税款收不上来,认为是农民的纳税意识差;治安搞不好,说是居民不守法……他们把自己的问题推得一干二净,似乎什么都是老百姓的错。还有的领导明知是自己错了,也死不认账,似乎承认了错误就威信扫地。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一般的矛盾深层化。

  笔者认为,要做到不仅在“嘴上”,更在行动上匡正过失,防止认错道歉成了一种官员的“做秀”和“走过场”,更要避免“错了再认,认了再犯”怪现象的出现。

  实际上,只要领导干部能够与群众真心交流,向大家坦诚认错,群众就会理解并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知道,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既是干部个人修养较高的表现,也是改善干群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促进工作开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不仅不会影响领导者的威信,反而有可能增强领导者的威望,有利于领导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取信于民。

责编:DH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